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侠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2篇自我管理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感染
  • 1篇生活质量
  • 1篇适应性
  • 1篇配偶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自我
  • 1篇自我管理干预
  • 1篇自我管理能力
  • 1篇自我效能
  • 1篇活质量
  • 1篇疾病
  • 1篇疾病不确定感
  • 1篇管理干预

机构

  • 3篇徐州市肿瘤医...

作者

  • 3篇王永侠
  • 1篇梁建军
  • 1篇张琳

传媒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配偶同步赋能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配偶同步赋能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透析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行配偶同步赋能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遵医行为、血液透析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自我效能总评分、遵医行为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偶同步赋能教育可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升遵医行为,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王永侠王艳
关键词:血液透析疾病不确定感自我管理
降低透析导管感染中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降低透析导管感染中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0例肾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显著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透析导管感染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永侠张琳周建美梁建军
关键词:品管圈导管感染
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行血液透析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下自我管理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透析期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自我照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伙伴关系能力、情绪处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照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伙伴关系能力、情绪处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透析满意度、性功能、工作状况、社会支持、透析工作人员鼓励与支持、认知功能、肾病带来的生活负担、肾病对生活的影响、症状与不适、社交质量、睡眠状况及总体健康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透析满意度、性功能、工作状况、社会支持、透析工作人员鼓励与支持、认知功能、肾病带来的生活负担、肾病对生活的影响、症状与不适、社交质量、睡眠状况及总体健康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在提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可降低患者透析相关并发症,提升其生活质量。
权冬梅郑璐李蒙王永侠王艳
关键词:自我管理干预血液透析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