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云

作品数:27 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马蹄内翻足
  • 9篇内翻
  • 9篇内翻足
  • 9篇ILIZAR...
  • 8篇关节
  • 8篇ILIZAR...
  • 6篇畸形
  • 5篇手术
  • 5篇外固定
  • 5篇康复
  • 5篇矫形
  • 4篇足畸形
  • 4篇胫骨
  • 4篇骨搬移
  • 3篇膝关节
  • 3篇疗效
  • 3篇骨折
  • 2篇引流
  • 2篇支具
  • 2篇肢体

机构

  • 2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杨云
  • 24篇杨华清
  • 20篇章耀华
  • 19篇韩庆海
  • 14篇李强
  • 9篇刘晓磊
  • 6篇彭爱民
  • 2篇姚建祥
  • 2篇董明
  • 1篇刘利民
  • 1篇张志军
  • 1篇徐海林
  • 1篇吕原
  • 1篇夏和桃
  • 1篇王建华
  • 1篇张庆彬
  • 1篇张洪剑
  • 1篇刘亮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医生...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6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蹄内翻足的分类及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8
2021年
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复杂骨性软组织畸形,大多数是先天性或神经源性的,小部分也可由创伤导致。除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外,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栓系综合征、腓总神经损伤、腓骨肌萎缩症等诸多原因都可导致马蹄内翻足的发生。马蹄内翻足的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不同发病原因和类型的马蹄内翻足都有各自畸形表现和病理特点[1]。临床治疗时,明确马蹄内翻足的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畸形采取不同的外科治疗策略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杨华清张鸿悦章耀华杨云姚建祥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足畸形ILIZAROV技术矫形
功能性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观察功能性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46例PFPS患者,按照组间基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理疗联合股四头肌力量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功能性训练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髋周肌力加强训练、本体感觉训练、下肢功能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膝屈伸最大峰力矩,对患者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膝屈伸的最大峰力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而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膝屈伸的最大峰力矩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训练能够有效缓解PFPS患者的疼痛,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杨云杨华清张鸿悦李强刘晓磊解焕鑫赵殿钊杨启昌韩庆海
关键词:髌股疼痛综合征膝关节功能
胫骨微创长S形截骨在小腿Ilizarov延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胫骨长S型截骨在小腿Ilizarov延长中的应用,总结其优缺点。方法选取1998年5月至2013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进行诊治的小腿短缩患者353例。257例接受常规横断截骨延长矫形技术者为对照组,96例接受微创长S型截骨Ilizarov延长技术者为研究组。观察胫骨新生骨矿化情况,记录拆除外固定器的时间,术后比较2组矿化指数和外固定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骨骼愈合平均矿化指数(44.52±6.19)d/cm,平均外固定指数(46.75±13.87)d/cm。对照组患者骨骼愈合平均矿化指数(53.56±8.92)d/cm,平均外固定指数(72.24±21.28)d/cm。研究组骨骼愈合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微创长S型截骨可以缩短新骨矿化和佩戴外固定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韩庆海杨华清彭爱民赵殿钊杨云杨启昌裴广杰
关键词:截骨
鼻环引流辅助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足踝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鼻环引流(NRD)技术辅助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足踝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治疗的32例足踝部慢性骨髓炎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39.5±8.8)岁;骨髓炎部位:胫骨远端4例,距骨1例,跟骨2例,中足骨4例,前足骨4例;Crerny-Mader分型:Ⅰ型5例,Ⅱ型10例;在彻底清创、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结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研究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2.3±13.4)岁;骨髓炎部位:胫骨远端4例,距骨1例,跟骨3例,中足骨5例,前足骨4例;Crerny-Mader分型:Ⅰ型7例,Ⅱ型1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NRD技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复发、截肢(截趾)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相关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术后功能等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0±9.8)个月。两组患者治愈情况、截肢(截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20.7±3.6)d]、创面愈合时间[(88.3±17.1)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37.9±6.5)、(102.2±2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的ESR、IL-6、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的WBC、NEU、降钙素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所有相关炎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周、1个月的WBC、NEU、ESR、降钙素原、IL-6、CRP等炎性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
杨华清章耀华张鸿悦杨启昌韩庆海杨云赵殿钊曲龙
关键词:骨髓炎骨搬移伊利扎罗夫技术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2025年
偏瘫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性损伤,导致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通常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感觉缺失,常伴有同侧脑神经损伤,多见于脑卒中或颅内病变[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脑卒中是全球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1500万人受到影响,其中55%~75%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导致运动、感觉、认知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2]。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出现下肢痉挛问题,导致屈伸肌群的协调性异常.
张鸿悦杨华清刘晓磊解焕鑫杨云韩庆海马佳月令泽琨
关键词:偏瘫脑卒中矫形手术加速康复外科
鼻环引流联合胫骨横向搬移治疗WagnerⅢ/Ⅳ级糖尿病足
2025年
[目的]探讨牛鼻子引流技术(nose ringdrainage,NRD)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tibial transverse transport,TTT)技术治疗WagnerⅢ/Ⅳ级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治疗的38例WagnerⅢ/Ⅳ级D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7例采用NRD联合TTT技术(引流组),另外21例采用单纯TTT技术(无引流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随访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引流组的住院时间[(18.5±5.2)dus(23.7±5.9)d,P=0.027]、抗生素使用时间[(14.1±5.3)dus(21.3±8.2)d,P=0.013]、创面清创次数[(1.2±0.1)次us(2.0±0.2)次,P=0.047]、换药次数[(6.8±1.2)次us(11.5±3.6)次,P=0.012]均显著优于无引流组。所有患者随访(28.5±6.8)个月,引流组复发率显著低于无引流组(6.7%us17.7%,P=0.029),且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早于无引流组[(82.4±18.6)dvs(102.8±23.5)d,P<0.001]。辅助检查方面,随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时间推移,两组WBC、NEU、PCT、CRP、ESR、IL-6均显著改善(P<0.05);引流组术后1周的CRP[(29.0±5.2)mg/Lus(46.6±6.1)mg/L,P=0.002]、ESR[(28.2±6.0)mm/hus(43.0±8.2)mm/h,P=0.035]、IL-6[(48.5±8.9)pg/mLus(71.5±12.0)pg/mL,P=0.014]显著优于无引流组。[结论]NRD联合TTT技术治疗DF,可以在从根本上改善远端肢体血运的前提下,保证引流彻底、通畅,从而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治疗时间,并降低复发率。
杨云杨华清章耀华杨启昌韩庆海赵殿钊曲龙
关键词:糖尿病足
可调节支具结合康复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可调节支具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30例(50足),采用可调节支具结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Dimglio分型:Ⅰ型4例(6足),Ⅱ型13例(21足),Ⅲ型9例(16足),Ⅳ型4例(7足);治疗后Ⅰ型27例(45足),Ⅱ型3例(5足),Ⅲ、Ⅳ型0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670,P=0.000)。优35足,良10足,可5足,差0足,优良率90.0%。结论可调节支具结合康复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短疗效明确。
章耀华杨华清李强刘晓磊杨云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康复治疗
离心运动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神经肌肉控制的效果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离心运动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方法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门诊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试验组(n=2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加用股四头肌离心运动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评定,采用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测量加速时间,平衡测试仪测量稳定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各肌肉加速时间,总体、左右和前后稳定指数均降低(t>2.521,P<0.05),Lysholm评分显著提高(|t|>13.628,P<0.001)。试验组VAS评分、各肌肉加速时间、总体及前后稳定指数低于对照组(|t|>2.174,P<0.05),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1.947,P<0.001)。结论股四头肌离心运动训练可缓解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刘晓磊李强章耀华张鸿悦刘文辉李佳董明杨云杨华清
关键词:髌股疼痛综合征离心运动
NRD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NRD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24~55(40.54±11.64)岁,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1~55(41.36±9.69)岁,采用NRD辅助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24~53(38.61±8.76)岁,采用传统骨搬移技术治疗。通过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针道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外固定携带时间、骨搬移时间、骨愈合情况、术后功能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12~62(33.0±7.2)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针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骨搬移时间、外固定携带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愈合情况、术后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D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周期及抗生素使用时间。
杨华清章耀华李强张鸿悦赵殿钊韩庆海杨云杨启昌曲龙
关键词:ILIZAROV技术骨搬移骨髓炎骨不连
Ilizarov技术矫正成人马蹄内翻足是否踝关节镜清理
2025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Ilizarov技术矫正成人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37例(44足)成人马蹄内翻足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3足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清理组),另外21足仅采用传统Ilizarov技术矫形,未行踝关节镜下清理(未清理组)。比较两组治疗期、随访及影像指标。[结果]清理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未清理组[(121.6±28.5) min vs(92.3±18.4) min,P<0.001],但是,前者外固定架带架时间显著短于后者[(71.3±10.5) d vs(82.5±11.9) d,P=0.012]。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等级、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外固定调整次数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6.3±3.2)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ICFSG、AOFAS评分及踝跖屈-背伸、足内-外翻ROM均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清理组VAS评分[(1.8±1.2) vs(3.8±1.4),P<0.001]、AOFAS评分[(85.7±10.7) vs(74.8±11.4),P=0.005]、踝跖屈-背伸ROM[(42.8±11.4)°vs(33.6±7.8)°,P=0.005]均显著优于未清理组。末次随访时,清理组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未清理组(91.3%vs 66.7%,P=0.043)。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清理组Takakura关节退变分级显著优于未清理组[I/II/III/IV,(16/7/0/0) vs(7/10/4/0),P=0.025]。但两组间侧位距跟角(lateral talocalcaneal angle,LTCA)、距跟角(talocalcaneal angle,TCA)、距第一跖骨角(talo-first metatarsal angle,TFM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辅助Ilizarov技术矫正成人马蹄内翻足可以减少外固定架使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功能。
李强章耀华杨华清韩庆海杨云杨启昌赵殿钊
关键词:成人马蹄内翻足ILIZAROV技术踝关节关节镜清理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