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ICU重症卧床病人辅助康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U重症卧床病人辅助康复装置,旨在解决当前护理人员帮助体型较大的患者进行肢体活动时,尤其是腿部活动时,力气较小的护理人员难以独自完成对于患者的腿部活动,实际操作时较为费力,难以完成每日频繁肢体康复锻炼...
- 刘瑾刘宇坤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肾囊肿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肾囊肿术后镇痛效果。方法90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术后分别采用2.5、3.75、5.0 g/L罗哌卡因作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镇痛。比较3组患者术后2、4、8、12、24、48、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术后氟比洛芬酯用量和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72 h,B、C组VAS评分均小于A组(P<0.01或0.05),B、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氟比洛芬酯用量少于A组(P<0.01);3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5、5.0 g/L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肾囊肿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 刘瑾陈勇杨寅奇秦莹
- 关键词:肾囊肿罗哌卡因镇痛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术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60例心脏手术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g/kg,维持量0.7μg/(kg·h)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不做处理。对两组患者T0(给药前)、T1(转流前)、T2(停机后1 h)、T3(停机后4 h)、T4(停机后24 h)的TNF-α、IL-1β、IL-6水平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中,与T0点比较,T1-T4点TNF-α、IL-1β、IL-6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组各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各时间点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与T0点比较,T1-T3点AaDO2、RI均升高(P〈0.05),OI指数降低(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AaDO2、OI、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有效抑制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促进修复肺损伤。
- 陈转侨吴立新刘瑾罗渭康廖小卒
- 关键词:炎症反应肺损伤
- 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行腰方肌阻滞作为术后镇痛时效的差异。方法观察对象为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采取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0名患者,鉴于腰方肌阻滞操作所用麻醉药物的区别,把这些患者划分成两组,其中40名患者予以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30 ml(R1组),另外40名患者予以浓度为0.375%罗哌卡因与4μg/kg氢吗啡酮混合液30 ml(R2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时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12、24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1分别为1.58±0.50、2.30±0.46、3.98±0.66,R2分别为1.48±0.51、1.93±0.53、2.23±0.58;运动状态下VAS评分:R1为2.30±0.46、3.10±0.71、4.83±0.64,R2为1.88±0.52、2.50±0.51、2.53±0.51,R2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1组,镇痛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 h内氟比洛芬酯使用率明显低于R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不同表现(P>0.05)。结论罗哌卡因(0.375%)+氢吗啡酮(4μg/kg)应用于腰方肌阻滞,可实现较为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病人满意度高,在临床中具广泛应用价值。
- 刘瑾梁敬柱陈勇李斌飞
- 关键词:氢吗啡酮术后镇痛
-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肿瘤相关因子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肿瘤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行胸腔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异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完成后60min(T_(2))、术后1d(T_(3))、术后3d(T_(4))的肿瘤相关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a(TNF-a)、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率。结果 T_(1)时,两组患者肿瘤相关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时,观察组肿瘤相关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4.4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能有效降低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体内的肿瘤相关因子,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有较高安全性。
- 黄锡强刘瑾杨寅奇袁炳林
- 关键词:七氟醚肿瘤相关因子
- 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在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观察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在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产妇均使用术后静脉镇痛,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PCA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产妇使用Ai-PCA进行术后镇痛。术后1 h、2 h、4 h、8 h,到床旁对产妇行镇痛访视,记录两组产妇静息疼痛评分、活动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和下地时间)和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1 h、2 h、4 h、8 h的静息疼痛评分分别为(2.24±0.81)分、(2.01±0.65)分、(1.64±0.52)分、(1.05±0.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0.79)分、(2.37±0.72)分、(1.97±0.53)分、(1.42±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1 h、2 h、4 h、8 h的活动疼痛评分分别为(3.15±0.83)分、(3.22±0.84)分、(2.24±0.72)分、(1.41±0.5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1.12)分、(3.71±1.23)分、(3.16±0.93)分、(2.24±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术后1 h、2 h、4 h、8 h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及下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PCA在择期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轻产妇静息、活动疼痛,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黄锡强袁炳林刘瑾
- 关键词:剖宫产疼痛评分镇静评分
- 2019-2023年中山市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7种病原体流行特征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19-2023年广东中山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7种常见病原体。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和2023年3-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4261例年龄在14岁及以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疫情)流行前(2019年)、管控期(2020-2022年10月)以及常态化时期(2023年3-12月)7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结果新冠疫情流行前、管控期、常态化时期病原体总检出率为别为59.72%、37.83%、85.82%,病原体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炎链球菌(Spn)19.8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1.33%、肺炎支原体(MP)9.53%、流感嗜血杆菌(Hi)5.90%、流感病毒A型(FluA)3.49%、腺病毒(ADV)3.30%、百日咳杆菌(BP)0.72%。流行前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8.46%,主要为“MP+Spn”“Spn+RSV”;疫情管控期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95%、4.65%、3.66%,疫情常态化后混合感染率上升到17.75%,主要为“Hi+Spn”“Spn+RSV”。RSV流行前、管控期、常态化时期检出率分别为7.82%、11.90%、14.44%,并出现延迟流行;Spn流行前、管控期、常态化时期检出率分别为26.47%、17.45%、16.99%;MP流行前、管控期、常态化时期检出率分别为12.53%、1.83%、24.17%,且出现延迟暴发流行。结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采取了非药物的干预手段,而后又取消了防控措施,这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的传播均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病原体进行持续监测。
- 詹美夏浩海刘瑾刘瑾杨廉平
- 关键词:呼吸道病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