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癌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研究
- 2024年
- 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不良预后的特性,早期诊断和有效监测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膀胱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在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评估以及预后分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膀胱癌肿瘤标志物的分类与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多种标志物,探讨DNA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包括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与三明治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他检测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这些方法因其高灵敏度、操作简便、无创性及低成本等优势,已经成为膀胱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旨在为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 孟竹席艺华王凤
- 关键词:膀胱癌肿瘤标志物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 2025年
- 通过分析近2年肠杆菌目细菌药敏的药敏结果,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对于耐碳氢酶烯肠杆菌(CRE)合理精准用药。方法 收集了2023.1-2024.12实验室81株耐碳氢酶烯肠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8株,占71.60%;大肠埃希菌8株,占9.88%;阴沟肠杆菌8株,占9.88%;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60.49%,尿液27.16%,血液3.70%。结果 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这些菌株对如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各类抗生素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耐碳氢酶烯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峻,呼吸道标本和尿液标本作为CRE的主要来源,呼吸与危重症病区作为主要感染区域,以上科室应着重加强对危重症病人肛拭子和鼻拭子的主动筛查,在病人出现感染的第一时间可以精准地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期获得最佳医疗结局。
- 崔晶晶李丽王凤焦满静安然
- 关键词:菌株
- MALDI-TOF MS快速鉴定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药敏及耐药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不同肠杆菌药敏及耐药性的鉴定效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13株肠杆菌科耐药菌株和2株敏感质控菌株进行预实验,分别以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孵育各耐药和敏感菌株,以获得MALDI-TOF MS中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检测特征峰。随后采用预实验的实验条件,分别使用MALDI-TOF MS和传统药敏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临床分离的119株肠杆菌科菌株进行批量检测(大肠埃希菌89株,肺炎克雷伯菌30株),评估MALDI-TOF MS检测结果与传统药敏方法的符合率。结果预实验发现,MALDI-TOF MS中相对分子质量410、491处峰是头孢噻肟的特征峰,386、394、726处峰是氨苄西林的特征峰,402处峰是美罗培南的特征峰,481、499处峰是头孢吡肟的特征峰,哌拉西林空白对照中518处[M+H]+分子峰出现自身水解现象,无意义,故后续实验未继续考察。批量检测比对中,头孢噻肟鉴定总符合率为95.7%(111/116),氨苄西林总符合率为90.0%(99/110),美罗培南总符合率为94.6%(105/111),头孢吡肟总符合率为93.8%(90/96)。结论MALDI-TOF MS与传统药敏方法检测肠杆菌对4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敏及耐药性的符合率均大于90.0%,可用于临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的检测,以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
- 李丽焦满静王凤崔晶晶安然
- 关键词:肠杆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符合率
- 血清雌三醇的生化与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血清雌三醇为妊娠期的主要雌激素,能直接反映胎儿-胎盘功能及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在妊娠中晚期,胎儿和孕妇易受高危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产科并发症,为了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提高高危妊娠的诊断率,动态监测血清雌三醇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血清雌三醇的结构及分泌、生物学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 于彩霞王会芳朱丽莉焦满静王凤
- 关键词:雌三醇高危妊娠
- 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2024年
- 分析对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人员70例(对照组),均应用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对组间的血清PCT和CRP、WBC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PCT和CRP检测结果、WBC较对照组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明显,应用价值高。
- 王凤席艺华周鹏飞张晓磊于珊
- 关键词: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
- 2013-2017年某三甲医院产KPC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分析近五年医院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耐药性变迁及流行特征,揭示产KPC肺炎克雷伯菌(KPCKpn)在医院近年来的流行规律,为临床防治KPCKpn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非重复菌株,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或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使用特异引物序列对CRKpn菌株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确定其是否携带目前已知的常见碳青霉烯耐药基因。随机选取各病区来源的KPCKpn菌株100株,采用脉冲场电泳(PFGE),使用XbaI内切酶对待测菌株基因组进行酶切和电泳分析,使用BioNumerics 3.0软件对电泳图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近五年,医院共分离肺炎克雷伯菌4 946株,其中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n)710株占14.4%,而82.8%的CRKpn为KPCKpn;CRKpn的比例近五年上升明显;KPCKpn菌株主要来自呼吸病区占20.4%、急诊ICU病区占17.0%;KPCKpn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48.3%、引流液占23.0%。结论 CRKpn的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KPCKpn菌株数量的增加是导致CRKpn概率增加的主要原因;KPCKpn菌株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其在院内的克隆传播;创伤性操作等医疗行为对于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 王凤王凤安静娜叶丽艳叶丽艳罗燕萍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