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军瑞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可变车道
  • 2篇湖心
  • 2篇CBD
  • 2篇车道
  • 2篇车道设置
  • 1篇枢纽
  • 1篇连廊
  • 1篇街区
  • 1篇空中连廊
  • 1篇交通规划
  • 1篇核心区
  • 1篇步行网络

机构

  • 4篇郑州市规划勘...

作者

  • 4篇郭栋梁
  • 4篇马军瑞
  • 2篇尹毫企
  • 2篇王培

传媒

  • 2篇城市交通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郑州东站及周边区域站城融合规划实践
2024年
依托高铁枢纽推进周边区域开发,促进交通、产业、空间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系统回顾郑州东站及周边区域规划实践,总结高铁枢纽站城融合的成功经验,包括高铁枢纽选址契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站城融合综合交通体系、枢纽-产业-空间互动融合,以及立体空间互联互通。结合规划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高铁枢纽建设应当向开放融合的城市综合体转变,以提供一流服务为目标,科学预留高铁枢纽配套设施。自投入运营以来,郑州东站对周边区域带动作用凸显,体现了高铁枢纽与城市共生的理念,实现了规划初期枢纽驱动、站城融合的发展设想,枢纽核心区已成为中原区域最具人气的商务核心。未来郑州东站将向智慧化、共享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站城融合的发展要求。
郭栋梁马军瑞杜景州
关键词:交通规划
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步行系统构建--以郑州东站东广场核心区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组成的核心,构建立体步行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空间行人多样化和高品质出行需求。通过总结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特征和立体步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明确步行系统与街区空间形态关系。提出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内步行系统构建要点,包括深入调查研究、精准预测需求、合理布局网络和明确落地实施,并进一步提出创新的关键点是缓解高密度街区对行人的压迫感、满足复合街区内多元化的步行需求和统筹街区空间的立体化。以郑州东站东广场核心区为例,分析其集客运枢纽、商务、商业、休闲、居住等多功能复合的空间特征和指标规模,以及立体复杂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形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多层次步行空间,构建地下、地面、地上多维度立体步行网络,且以灵活便捷的空中连廊建设形式和面向实施的指标控制要求保障方案落地实施,以支撑街区内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
杜景州郭栋梁马军瑞
关键词:空中连廊
CBD区域可变车道设置方案研究——以郑州市龙湖副CBD湖心地区为例
本文针对龙湖副CBD湖心地区交通流具有明显潮汐现象的特征,提出利用可变车道解决早晚高峰交通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矛盾。通过研究可变车道设置原则,提出在两条进出岛通道上设置可变车道,并进行方案比选。最后,根据可变车道设计步骤,...
郭栋梁王培马军瑞尹毫企
关键词:可变车道
文献传递
CBD区域可变车道设置方案研究--以郑州市龙湖副CBD湖心地区为例
本文针对龙湖副CBD 湖心地区交通流具有明显潮汐现象的特征,提出利用可变车道解决早晚高峰交通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矛盾。通过研究可变车道设置原则,提出在两条进出岛通道上设置可变车道,并进行方案比选。最后,根据可变车道设计步骤...
郭栋梁王培马军瑞尹毫企
关键词:可变车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