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上颌牙槽嵴骨量严重丢失患者穿颧种植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在“双侧颧骨种植术”中的手术时长、手术安全性、手术精准性三方面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评价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穿颧种植的效果。方法通过采集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的影像学数据,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植入模型并进行术前双颧种植方案设计。共24个模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B组对照组),每组12个植入模型,实验组采用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对照组则由手术医生自由手植入。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安全性与精准性。结果(1)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下的手术时长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下的手术安全性更高;(3)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下的手术精准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操作时长,提高手术效率,且安全性更高。总之,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双侧颧骨种植的初步结果是值得肯定的。
- 彭有范素莹马萍金武龙李琦
- 关键词:安全性
- 基因预测486种血液代谢物与牙周炎风险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486种血液代谢物与牙周炎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寻找牙周炎临床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样本MR方法评估486种血液代谢物与牙周炎风险的因果关系。使用R中的TwoSampleMR包进行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法、简单模型法及加权模型法评估因果效应。我们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使用MR-Egger截距、MR-PRESSO及Cochran's Q检验及“留一法”评估了潜在的异质性和多效性,以确保结果稳健性。结果:研究发现11种代谢物与牙周炎相关。其中,8种代谢物与牙周炎风险呈正相关,包括1,6-脱水葡萄糖、阿拉伯糖、奎尼酸、肌酸、X-13435、月桂酸盐、对苯二酚硫酸盐及X-12063。而3种代谢物与牙周炎负相关,包括X-12231,X-04357和对乙酰氨基苯葡萄糖醛酸。敏感性分析均未显示出异质性和多效性。结论:这项MR研究强调了血液代谢物与牙周炎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了潜在风险或保护作用的血液代谢物。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发现新的牙周炎标志物,为未来更全面地探索牙周炎机制与挖掘潜在靶点奠定了基础。
- 赵洪钰贾鹏路马萍金武龙侯山春于化蛟
- 关键词:牙周炎血液代谢物
- HPLC-MS测定体内HCPT含量的方法学考察
- 研究目的:本实验采用HPL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建立了测定兔体内HCPT(羟基喜树碱)含量的方法学,为本实验组后期制备的HCPT/PEG-PLA纳米胶束的体内测定方法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研究该胶束对兔舌癌的抗肿...
- 马萍
- 关键词:HPLC-MS
- 文献传递
-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在组织再生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
- 2026年
- 背景: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来源于自然替换的乳牙牙髓,具有取材无创、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更接近胚胎特征及不违背伦理要求等优势,是更加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目的:综述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促进牙齿、牙周及颌骨组织再生的能力以及在口腔和非口腔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再生,治疗”,英文检索词为“human deciduous tooth pulp stem cells,regeneration,treatment”。共检索得到96篇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5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比牙髓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牙齿、牙周及颌骨组织再生方面更具优势。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对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炎、颞下颌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非口腔疾病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及精神系统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范永晶金武龙白浩宇马萍王姝
- 关键词:口腔疾病
- 羟基喜树碱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羟基喜树碱制剂存在水溶性差、半衰期短、稳定性差、不良反应大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近年来出现的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在实现靶向性输送药物、缓释药物、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之一。作者对近年来出现的羟基喜树碱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种类进行综述,并阐述各类载药系统的特点及其进一步应用的理论依据。
- 马萍金武龙马丽萍
-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纳米粒药物缓释系统
- 涎腺分泌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附4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涎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例涎腺分泌性癌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收集分析4例涎腺分泌性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肿瘤均发生在腮腺,患者年龄为30岁~55岁,中位年龄为40岁;肿瘤直径为0.5 cm~3.0 cm;肿瘤组织均界限清楚,2例大部分切面灰白实性,质地中等;1例切面实性,灰粉灰黄相杂,质软易碎;1例呈囊实性改变,实性区质软灰粉色。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排列成多种结构,可呈微囊、大囊及腺管内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界限不清,胞浆丰富,呈嗜酸性或空泡状,具有圆形或卵圆形的细胞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及坏死少见。4例肿瘤细胞CK5/6、p63均为阴性表达,肿瘤细胞均弥漫强表达S100、Mammaglobin,弥漫表达CKAE1/AE3、CK7、CK8、Vimentin,大部分肿瘤区域DOG1表达缺失,仅在少数瘤巢周或腔缘弱阳性,而Ki67增殖指数约10%。结论:发生于涎腺的分泌性癌类似于乳腺的分泌性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由于其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并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即可做出诊断。ETV6-NTRK3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预后较好。
- 暴欣然徐晓艳马萍杨一航孟汀芳
- 关键词:涎腺病理学特征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NCAPD2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非SMC凝集素Ⅰ复合亚基D2(NCAPD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 首先应用数据库分析NCAPD2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在OSCC标本中进行验证。应用高内涵筛选(high-content screening,HCS)、流式细胞仪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OSCC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NCAPD2在HNSCC中高表达,且与HNS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免疫组化显示OSCC组织中的NCAPD2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口腔组织(P<0.001),且NCAPD2表达与OSCC病理分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敲减NCAPD2能够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此外,BCL-2,p21表达下调,BAX,p53表达上调。结论 NCAPD2有望成为OSCC治疗的一个靶点。
- 马萍程璐瑶金武龙王宁翟荣萍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凋亡
- 羟基喜树碱纳米胶束对舌癌RSCC-1细胞体外抑制实验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HCPT/PEG-PLA(羟基喜树碱-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胶束对舌癌RSCC-1细胞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兔舌癌RSCC-1细胞复苏和培养,传代至对数生长期进行实验。经与PBS、不同浓度的HCPT(羟基喜树碱)和HCPT/PEG-PLA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体外细胞毒作用,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HCPT市售剂型组呈现明显细胞毒作用: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增加而升高;HCPT/PEG-PLA纳米胶束剂型组48 h时生长抑制率低于HCPT市售剂型组(P<0.05),至96 h时则与HCPT市售剂型组差别己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 (1)HCPT/PEG-PLA纳米胶束对RSCC-1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2)HCPT/PEG-PLA纳米胶束具有缓释性。
- 马萍李琦金武龙
- 关键词: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