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长胜

作品数:10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年代际
  • 3篇年代际变化
  • 2篇准两年振荡
  • 2篇降水
  • 2篇非静力
  • 2篇非静力模式
  • 1篇东北夏季
  • 1篇汛期
  • 1篇月降水
  • 1篇月降水量
  • 1篇站网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台站
  • 1篇统计特征
  • 1篇统计学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气候

机构

  • 10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重庆市气候中...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吉林省气象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0篇陈长胜
  • 7篇王盘兴
  • 3篇纪立人
  • 3篇陈嘉滨
  • 2篇林开平
  • 1篇薛纪善
  • 1篇李丽平
  • 1篇夏佰成
  • 1篇李兰
  • 1篇罗璇
  • 1篇杨琼
  • 1篇李杭玥

传媒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大气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FNK方法概述及其在大气全隐式非静力模式中的应用方案被引量:5
2006年
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新发展的非线性方程全隐式数值求解的JFNK方法,及其在地球流体力学方面应用计算实例。可看到,无论在计算精度还是计算效率方面,全隐式数值求解远远超过常规的半隐式计算格式。其次,还讨论了JFNK方法在气象非静力模式中应用方案,并提出了用静力假定和半隐式差分格式来构造预条件处理器,变三维求解为二维求解,简化了方程组求解难度。该方案不仅可用于差分模式,也为用譜方法求解非静力模式提供可能。
陈嘉滨纪立人陈长胜薛纪善
关键词:非静力模式
JFNK方法及其在全隐式无粘Burgers方程中的应用
JFNK方法是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嵌套迭代方法,该方法将非线性Newton迭代 方法和Krylov子空间线性迭代法相结合,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应用线性近似克服了大 型Jacobian矩阵...
陈长胜
关键词:非线性
文献传递
东北夏季(6—8月)气温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利用夏季(6—8月)中国东北地区91站44 a气温资料,采用谐波分析方法将该区夏季气温异常变化的年代际、年际尺度分量分离,研究时空特征,然后应用REOF进行气温异常的区划,研究局域异常变化的年代际、年际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东北各站夏季异常方差中,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异常的年代际变化分量均明显大于年际变化分量。2)区域气温异常的年代际变化主要特征为线性上升趋势。大范围夏季异常高温(低温)常出现在年代际、年际异常同时为正(负)的年份。3)气温异常可划分为南部型、北部型、东部型、西部型4个型,其中南部型和西部型的年代际变化相对重要,而东部型和北部型的年际变化相对重要。
李兰王盘兴陈长胜李丽平
关键词:东北夏季气温异常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
华南5—6月降水量场统计特征与站网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由华南区15、42个测站构成了相互独立的低、高密度两种站网。用1958—2000年5—6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两种站网华南前汛期降水量场特征的异同。统计表明:1)两种站网给出的华南区域平均季、月降水量无显著差异,候、日降水量有显著差异;2)两种站网给出的逐日气候及其异常场均存在显著差异。
陈长胜杨琼林开平王盘兴
关键词:降水
JFNK方法概述及其在大气全隐式非静力模式中的应用方案
陈嘉滨纪立人陈长胜薛纪善
关键词:非静力模式
文献传递
JFNK方法在求解全隐式一维非线性平流方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JFNK(Jacobian-free Newton-Krylov)方法是由Newton迭代方法和Krylov子空间迭代方法构成的嵌套迭代方法。作者以全隐式差分的一维非线性平流方程(亦称无粘Burgers方程)探讨采用全隐式格式计算的必要性和JFNK方法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隐式结果比显式和半隐式结果在稳定度和精度方面较大的优越性,特别是模拟气流强的系统以及要素空间分布具有较大梯度的系统。
陈长胜纪立人陈嘉滨王盘兴
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日期气候及异常特征
2011年
利用NCEP/NCAR北半球1958—1997年40a中平流层(10~70 hPa)逐日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其余弦球函数~YC20的系数A20。根据A20稳定由负转正的日期,确定了中平流层各层环流由气旋型转换为反气旋型的日期。结果表明:1)由冬入夏,20 hPa环流最先由气旋型转换为反气旋型,平均为4月24日;6月17日向下传播到70hPa,历时54d,此时整个中平流层进入盛夏。2)50、70hPa环流转型日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表明,50、70hPa环流转型日期与低纬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闵凡花王盘兴夏佰成陈长胜罗璇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准两年振荡
北半球中平流层环流转型日期的气候及其异常特征
利用NCEP/NCAR北半球1958~1997年中平流层(10~70hPa)逐日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其余弦球函数Y20的系数A20。根据A20稳定由负转正的日期确定了中平流层各层流型由气旋型转换为反气旋型的日期。...
闵凡花王盘兴陈长胜盛日锋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准两年振荡
文献传递
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与水汽输送的关系被引量:46
2004年
采用1958—2000年华南57站前汛期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水汽输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与水汽输送的关系,并对旱、涝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经向水汽输送的异常变化将导致该地区的异常旱涝,而纬向水汽输送的异常变化只导致该地区出现小范围的降水异常。旱年和涝年的异常水汽输送不是简单的反位相关系。来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汽对华南地区前汛期的降水异常没有明显的作用,南海(主要是其北部)才是华南降水异常的关键区。
陈长胜林开平王盘兴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水汽输送降水异常
东北地区暴雪天气的统计学划分方法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8
2012年
应用近49 a东北地区200个气象站冬半年降水资料和相对应的NCEP/NCAR 2.5o×2.5o温度场再分析资料,提出了基于降水相态变化特征的东北地区暴雪天气划分的统计学方法,将东北地区暴雪分为纯雪型暴雪(Ⅰ型暴雪)和雨雪混合型暴雪(Ⅱ型暴雪)两大类,并根据影响范围将其划分为大范围暴雪、区域暴雪和局地暴雪3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东北区暴雪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两型暴雪出现频次基本相当,Ⅱ型大范围暴雪明显多于Ⅰ型,局地暴雪则相反;东北地区暴雪的年际变化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Ⅰ型暴雪明显多于Ⅱ型,21世纪初期Ⅱ型暴雪多于Ⅰ型,表明全球变暖在中国东北的区域响应显著;东北区暴雪主要集中在秋末和初春两季,但两型暴雪起止时间和峰值都不相同;两型暴雪出现频次都呈东多西少的分布,其中Ⅱ型暴雪频次自东南向西向北减小的梯度更大。从结果来看所提出的划分办法很好的反映了不同降水相态的东北地区暴雪的发生和变化规律具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异与以往东北地区暴雪个例的分析工作中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证明了本划分方法是合理的,具有实际工作意义。
陈长胜王盘兴杨秀峰李杭玥
关键词:相态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