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法检测大肠息肉癌胚抗原
- 1998年
- 为探讨癌胚抗原(CEA)对判断大肠息肉癌变危险性的价值,应用CEA、McAb借助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法(IGSS)对大肠正常粘膜、息肉及癌组织中CE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多数大肠正常粘膜、炎性息肉及幼年性息肉CEA呈现阴性,仅少数CEA呈弱阳性,染色见于腺体细胞腔面,与上述各组比较,大肠增生性息肉和腺瘤组织CEA阳性率和染色程度均增高,随着腺瘤组织异型程度加重,其免疫组化改变及CEA分布更类似于大肠癌,结果提示CEA可作为监测大肠息肉癌变的标志物。IGSS染色法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张秋萍邓涛屈雪菊于皆平
- 关键词:大肠息肉癌胚抗原免疫测定
- 人乳头瘤病毒16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HPV16早期区E6的120bpDNA片段,扩增产物与5'末端32P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斑点杂交及放射性自显影,用此方法对346份新鲜的及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组织标本中HPV16DNA进行检测。结果胃腺癌、癌旁粘膜、胃局部淋巴结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分别为:22.72%(30/132)、5.88%(4/68)、0%(0/42)、2.88%(3/104),胃癌组HPV16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HPV16可感染胃粘膜上皮细胞,可能是胃癌的致癌因素之一。
- 于皆平邓涛于红刚罗和生余保平张秋萍
- 关键词:胃肿瘤人乳头瘤病毒16
- 共同引物PCR/RFLP方法对直肠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及分型
- 1998年
-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直肠癌的关系,应用共同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HPV高保守区L1区序列,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DdeI,XbaI,AccI,PstI酶切后,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可对HPV6,11,16,18等常见的型别进行快速检测及鉴定。用该法对112例直肠癌和63例正常直肠粘膜组织中HPV进行检测。结果:直肠癌HPV检出率(18.75%)与正常直肠粘膜(7.93%)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直肠癌HPV16检出率(16.07%)高于正常直肠粘膜(1.58%),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HPV16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直肠癌的高危致癌因素。该检测系统敏感性高,可检出每个二倍体细胞内0.1拷贝的HPV16DNA,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批量标本HPV的筛检。
- 张秋萍邓涛宗润芝于皆平罗和生
-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基因增强PCR/RFLP直肠肿瘤
- 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_(16、18))感染与p53基因突变在人胃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 1997年
- 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_(16、18))感染与p53基因突变在人胃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于红刚,沈志祥,罗和生,余保平,邓涛,于皆平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与宫颈癌、皮肤的病因关系已被证实,但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
- 于红刚沈志祥罗和生余保平邓涛于皆平
- 关键词:胃肿瘤人类乳头瘤病毒P53基因突变
- 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5
- 1999年
- 近10年来,我国消化道内镜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普及至基层医院。随着仪器的不断改进、更新,治疗技术也随之提高和完善,使胃肠道出血、息肉、腔内狭窄、胆道结石等疾病的许多患者免除了手术治疗,大大丰富和扩大了内镜外科的范围。1巨大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既往...
- 于皆平邓涛
- 关键词:消化系疾病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