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畸形的外科正畸 被引量:6 1991年 近十年来,我们应用外科正畸方法矫治各类下颌的(牙合)颌畸形,其中包括下颌前突、下颌后缩或小颌,下颌偏颌(一侧肥大或一侧发育不足),大颏和缩颏或小颏,前牙反(牙合)及深复(牙合)伴深覆盖共计68例。结合病例对手术方案的设计,下颌升支截骨术、下前牙根尖下截骨术以及颏成形术的适应症、并发症及手术操作的某些改进与体会进行了讨论。 东耀峻 张国志 赵怡芳 汪传铎 李宏礼关键词:下颌畸形 外科正畸 口腔颌面部感染致死三例报告 1987年 口腔颌面感染常因合并全身并发症如败血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纵隔炎等而致死,其死亡率为12.6~2.01%。近十年来上述并发症的致死病例大为减少,但仍有个案报告。本文报告近几年收集的三例死亡病例。 汪传铎 赵怡芳关键词:牙源性感染 纵隔炎 口腔 纵隔疾病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升支垂直截骨术后鼠下颌骨生长的变化 1992年 本研究采用下颌骨面积测量、部分线距测量及数字图象测量对升支截骨术后的鼠下颌骨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表明正在发育的鼠经过升支手术后,手术侧下颌骨有轻度生长障碍,但未造成明显可见的下颌骨不对称畸形。近中骨段上移组和下移组手术侧下颌骨均有生长不足的改变。 赵怡芳 王世平 东耀峻 李金荣 陈新明 苏倩倩 熊世春关键词:颌骨 骨发育 下齿槽神经(IAN)创伤自身修复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990年 本实验对38只家兔的 IAN 行不同程度的损伤:切断、缺损4mm 和8mm.通过扫描电镜、神经电生理,组织学、HRP 组织化学方法.在术后1—7月内不同时期,定性定量地观察 IAN 在下颌管内的自身修复能力、下颌管与神经再生的关系以及节细胞对轴突损伤和再生的反应.结果显示,下颌神经管的存在和通畅有利于再生神经纤维通过损伤间隙,即使是缺损8mm.仍有较高程度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节细胞标志率以切断组最高,两缺损组较低并呈胞体长期代偿性肥大。 廖天安 李金荣 赵怡芳 苏倩倩 李远芳关键词:下齿槽神经 升支垂直截骨术的实验研究近中骨段不良就位对髁状突软骨的影响 1990年 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中近中骨段不良就位(上移或下移),改变颞下颌关节的原有解剖功能关系后可引起髁状突软骨的适应性改建。上移组动物在实验期表现出比下移组明显的组织学、超微结构变化。 赵怡芳 东耀峻 唐恩溢 李金荣 苏倩倩 陈新明 熊世春关键词:髁状突 颞下颌关节 双侧唇裂术后的唇部继发畸形 1993年 本文报告了35例双侧唇裂术后唇部继发畸形。这些畸形主要包括唇红缘不整齐、上唇中份厚度不足以及上唇过紧。Z 字成形、V-Y 推进和 Abbe 瓣法常用于矫正这类继发畸形。 赵怡芳 李宏礼 钟林生关键词:唇裂 外科手术 102例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1990年 本文报告了游离及带蒂(肌)皮瓣整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102例,其中游离皮瓣(前臂皮瓣、上臂内侧皮瓣、主要应用于修复面颊皮肤及行舌、唇再造。带蒂的额瓣及颈阔肌瓣多用于修复颊粘膜缺损。作者对几种(肌)皮瓣的适应症进行了讨论,并着重分析了木后皮瓣坏死的原因。 胡传真 赵怡芳 钟林生 李金荣关键词:皮瓣移植 缺损 口腔 颌骨浆细胞肉瘤的诊断及治疗(附7例报告) 1995年 颌骨浆细胞肉瘤的诊断及治疗(附7例报告)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李多玉,李宏礼,汪传铎,赵怡芳,何三纲,刘恭奇浆细胞肉瘤又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于颌骨的浆细胞肉瘤在颌面外科临床上甚为少见。我院自1970年以来共收... 李多玉 李宏礼 汪传铎 赵怡芳 何三纲 刘恭奇关键词:颌骨肿瘤 浆细胞肉瘤 多发性骨髓瘤 面部基底细胞癌36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990年 观察了36例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倒,男女患病比例为2.6:1。息病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2岁,41~50、51~60岁两个年龄组患病者占67.74°。。平均病程约6年。鼻区罹忠最多,其次为上唇。组织学上绝大多数为实体型。肿瘤中较明显的鳞状分化和周边细胞不规则栅栏状排列,在这些原发癌内并不多见。33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获得3~11年随访者14例,其中1例两次复发。 赵怡芳 东耀峻 苏倩倩 陈新明关键词:面部肿瘤 基底细胞 下颌骨切除术中保留髁状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92年 近年来,口腔颌面肿瘤的外科治疗十分重视有关生理功能的保存和恢复。本文报道下颌骨切除及其缺损整复术中保留髁状突之术式的初步应用情况,证明它有保存颞下颌关节形态和功能,减少供骨量,避免植骨体游离端吸收等优点。 赵怡芳 东耀峻 王世平关键词:下颌骨 骨移植 颞下颌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