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德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脊髓节段与脊柱的位置关系被引量:1
- 1983年
- 熟悉脊髓节段与脊柱的位置关系,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和手术操作,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资料尚不够充分,各家报道结果也不尽统一;近年王根本、聂正明等发表的几篇文章又多偏重于儿童材料,因此作者对成人为主的材料重新进行了观察。共用尸体117具(男90女27),按年龄分成:胎儿(男4女4)、新生儿(男4女5)、1—3岁(坐高42—56厘米,男20女12)、4—9岁(坐高57—72厘米,男4女4)和成人(年龄约18—70岁,男58女2)5组。
- 金保纯李金库王景德
- 关键词:椎体下界脊髓节段脊柱
- 髂静脉瓣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83年
- 在76具成年尸体观察和测量了髂内、外和髂总静脉的瓣膜,就所得结果对静脉瓣的出现率以及与感染和肿瘤细胞的移转、下肢静脉曲张和肾移植手术等有关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 张为龙王景德
- 关键词:出现率静脉内下肢静脉曲张双叶瓣静脉瓣
- 左髂总静脉受压和静脉内粘连结构被引量:20
- 1984年
- 观察了120例成人和小儿右髂总动脉与腔一髂静脉的位置关系、腹主动脉分叉和下腔静脉合成平面以及左髂总静脉内粘连带的形成。右髂总动脉与腔—髂静脉的位置关系可分四型,其中以左髂总静脉口处受右髂总动脉压迫者最多见,占85.7%。受压处有粘连带形成者占27.5%,按形态和位置,成人的粘连带可分四型。对粘连带的出现率、成因及其与左髂总静脉受压的临床意义作了简要讨论。
- 张为龙王景德
- 关键词:髂总静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粘连带静脉内
- 利用废旧手足软体标本制作手足骨骼的方法
- 1981年
- 手足骨骼在解剖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标本来源较困难,因为出土的手足骨往往散失不全,而新鲜材料又不易取得,为解决这一困难,长时期以来,我们一直利用废旧手足软体标本制作手足骨骼,效果较好,其主要优点是:材料易得、且完整无缺;串连的位置准确;骨质较出土的手足骨坚固;经2~3次脱脂和漂白后,骨质还比较干净和洁白;制作方法简便,可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
- 王景德
- 关键词:标本骨骼运动器官
- 锯切尸体或器官各种断面用的一种简易烫法被引量:1
- 1987年
- 锯切尸体及其个器官的断面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即厚度)和方位。因此锯切前要在尸体成器官的表面划好锯切的标志线,这是锯切好各断面十分重要的问题。以往一般均采用墨笔或各种色笔划线,这种方法在尸体或器官表面划线的缺点是不易平直或着色不均甚至着色困难(如心脏、肝脏)。为此,我们采用了烫线法,即在被锯切的尸体、肝脏或心脏的表面按不同要求用电烫法烫出既清晰又笔直的标志线。方法是:用1.000瓦以下的电炉丝,先将其拉直并取所需要长的一段。先在要锯切的断面处按要求定两个点,将电炉丝固定于标本的两点之间的表面(最好两个人操作,各执一端),然后即可通电烫线。烫线时应用可调变压器调节电压。
- 王景德
- 关键词:锯切器官尸体
- 脊髓大根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 1992年
- 本文在167例(成人64)脊髓标本上观察了颈、腰二膨大动脉的分布、口径发起和走行等,为开展脊髓动脉造影和栓塞疗法提供国人解剖资料。腰膨大动脉多见于脊髓胸8~腰1节,左侧为主;颈膨大动脉多见于颈7、8节,左侧略多。文中也对脊髓动脉造影的图像、适应证和常见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
- 金保纯王景德
- 关键词:脊髓血液供应动脉
- 髂血管的观测被引量:7
- 1982年
- 在104具成人尸体观察和测量了髂总动脉的长度、外径和分叉平面,测量了髂内动脉的长度和外径、髂外动脉和髂内静脉的外径以及髂总静脉汇合点与髂总动脉分叉点之间的距离,就所得数据对与肾移植手术等有关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 张为龙王景德
- 关键词:动脉分叉血管外径肾移植
- 脊髓动脉及其配布形式被引量:19
- 1985年
- 本文观察了101例(成人62,儿童39)脊髓外部的动脉。按各动脉在脊髓前面的配布形式,分为三个供血区:1.颈髓上端3~4节为颈上区,主要由脊髓前动脉供血;2.C_(4)或C_(5)至T_(5)或T_(6)节为颈膨大区,主要由颈膨大动脉供血;3.T_(6)或T_(7)节以下为腰膨大区,主要由腰膨大动脉供血。各区交界处(即C_(3~4)和T_(5~6)节)的前正中动脉,常见狭窄或中断,为供血区分界部位。本文对认为T_(4)和L_(1)节供血薄弱,提出不同看法。脊髓前动脉以双支结合型者多见(46.53%)。前根动脉每例5.2(2~10)支。颈膨大动脉多见于C_(7,8)(C_(5)~T_(3))节,左侧者占55.45%。腰膨大动脉多见于T_(9)(T_(6)~L_(2))节,左侧者占72.28%。各动脉在脊髓后面的配布形式,以颈、腰膨大处较发达。脊髓后动脉起于椎动脉者占76.41%。后根动脉每例9.3(5~21)支。
- 金保纯李金库王景德
- 关键词:脊髓血液供应动脉
- 齿状韧带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 1984年
- 齿状韧带是附着于脊髓侧面和硬膜内面之间的薄层纵隔膜,有固定脊髓的作用。在临床上,齿状韧带是脊髓丘脑侧束切断术的重要标志。在某些病理过程中和在脊髓造影时,齿状韧带也有一定意义,已被人们重视。
- 金保纯李金库王景德
- 关键词:齿数神经根硬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