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博文

作品数:20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颅内
  • 10篇垂体
  • 9篇腺瘤
  • 9篇垂体腺瘤
  • 7篇颅内动脉
  • 6篇血管
  • 6篇肿瘤
  • 5篇动脉瘤
  • 5篇血管内治疗
  • 5篇颅内动脉瘤
  • 3篇动脉
  • 3篇手术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神经外科
  • 2篇生物可吸收
  • 2篇受体
  • 2篇侵袭性
  • 2篇外科
  • 2篇颅内肿瘤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0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济南市儿童医...

作者

  • 20篇孙博文
  • 9篇王任直
  • 9篇史怀璋
  • 6篇徐善才
  • 5篇吴培
  • 5篇王宁
  • 4篇姚勇
  • 4篇代从新
  • 3篇冯铭
  • 3篇孙健
  • 3篇王春雷
  • 3篇位振清
  • 3篇刘小海
  • 3篇肖健齐
  • 2篇左赋兴
  • 2篇季智勇
  • 2篇焦永辉
  • 2篇王剑新
  • 2篇张广
  • 2篇邓侃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功能垂体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探讨垂体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例垂体癌的临床诊断、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病人经蝶手术4个月后,颅内出现多发转移灶,右顶叶病灶经开颅予以全切除,采取放化疗后效果不佳,全身衰竭死亡。结论垂体癌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需寻找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位振清姚勇高俊冯铭包新杰代从新孙博文孙健肖健齐王任直
关键词:肿瘤转移
细胞焦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卒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研究显示,细胞焦亡作为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SAH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脑血管内皮细胞均可发生焦亡,造成神经功能损伤、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破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细胞焦亡的核心调控因子,其激活机制及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该通路的SAH治疗策略包括NLRP3抑制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抑制剂、消皮素D抑制剂等均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一定疗效。此外,干细胞、外泌体、气体治疗等新兴技术也为调控细胞焦亡提供了新的干预思路。该文就SAH后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不同细胞焦亡的特点以及针对细胞焦亡的SAH治疗策略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后续机制研究与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孙博文兰帅王熙奥徐善才史怀璋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炎症
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解剖学基础被引量:7
2015年
侵袭性垂体腺瘤(IPA)因其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率低,复发率高,治疗非常困难,其主要依靠影像学、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三者所采用的标准不同,诊断差异性很大。蝶窦的气化程度、鞍膈的坚厚程度和鞍膈孔的大小、海绵窦内侧壁先天缺如或缺损等因素都会影响垂体腺瘤的生长,因此,解剖结构是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解剖学基础。
位振清姚勇邓侃冯铭王剑新肖健齐焦永辉孙博文左赋兴孙健王任直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解剖学
Notch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3年
Notch信号通路(NotchSignalingPathway)在决定细胞生命(包括增殖、分化以及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可以导致细胞恶变和肿瘤形成。同时,针对Notch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正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与多种神经系统肿瘤包括垂体腺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对Notch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孙博文刘小海姚勇王宁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神经系统肿瘤垂体腺瘤
3D打印模型在神经外科住培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3D打印模型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中动脉瘤夹闭手术技能教学及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3名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通过3D打印方法制作颅内动脉瘤模型,6位参培医生在经验丰富的教授讲解前后分别进行模拟夹闭操作,在手术体位、操作时间、夹闭准确度、载瘤动脉保护、手术器械使用、术前计划、显微镜使用、手术器械熟练程度方面进行评价,并比较讲解前后得分的差异。结果参培医生均成功完成模拟手术,各个项目的手术操作技能评分在模拟训练与教授讲解后均得到提高,讲解前后评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D打印模型上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模拟训练可以提高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的动脉瘤夹闭手术操作能力,此外,该模型还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术前模拟并制定术前计划。
王跃华李永鹏孙博文孟钰骁朱玉竞王东鹏史怀璋
关键词:3D打印手术模拟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颅内动脉瘤夹闭
库欣病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是一种伴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的功能型垂体腺瘤(PAs)——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PAs),约占全部垂体腺瘤的14%,约占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的70%。
孙博文冯铭王宁王任直
关键词:库欣病分子水平垂体腺瘤库欣综合征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垂体腺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5%,发病率居颅内肿瘤第二位[1].垂体腺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由于垂体所处的特殊位置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垂体腺瘤给患者造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虽然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由于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垂体腺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尚不尽如人意[2].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3],现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在垂体腺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代从新刘小海孙博文王任直
关键词:垂体腺瘤磷脂酰肌醇3-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颅内肿瘤内分泌功能蛋白激酶B
近端血管阻断技术在经静脉入路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初步探讨近端血管阻断技术在经静脉入路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近端血管阻断技术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4例颅内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7d内复查头颅CT或MRI,判断出血或缺血性并发症情况。术后1、3、6、12个月行门诊随访,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其中0~2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结果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3例完全治愈,另1例AVM的栓塞面积≥90%。术后1例患者因脑室出血发生脑疝死亡,其余3例术后均无并发症。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M(范围)]为13个月(8~16个月)。至末次随访,3例患者均预后良好,其中2例患者mRS为1分,另1例为0分。结论初步发现应用近端血管阻断技术经静脉入路栓塞颅内AVM的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徐善才孙博文吴培张广季智勇王春雷史怀璋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静脉入路
CXCR4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人类脑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源自脑组织的神经胶质细胞[1-2].胶质瘤相关基因的鉴别将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思路[3-6],CXCR4已被证实在胶质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CXCR4受体在胶质瘤存活、迁移、侵袭、增殖、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吕顺增代从新孙博文王任直
关键词:CXCR4受体脑胶质瘤生物学作用神经胶质细胞颅内肿瘤
MicroRNA在垂体腺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部分垂体腺瘤,尤其是侵袭性和不典型垂体腺瘤,治疗方法有限,预后欠佳.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非编码小RNA分子,目前已经证实在包括垂体腺瘤在内的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RNAs在垂体腺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显著相关.现将miRNAs在垂体腺瘤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孙博文杨亚坤王宁王任直
关键词:垂体腺瘤MICRORNA肿瘤发生发展人类肿瘤RNA分子转录后调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