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环环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英语
  • 3篇教学
  • 2篇大学英语
  • 2篇英语课
  • 2篇英语课程
  • 2篇课程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大学英语课
  • 1篇大学英语课程
  • 1篇一体化
  • 1篇异教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课程体系
  • 1篇政教
  • 1篇职业培训体系
  • 1篇思政
  • 1篇思政教学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发展
  • 1篇农民职业

机构

  • 5篇河北工程技术...

作者

  • 5篇李环环
  • 3篇牛晓静
  • 2篇肖少华

传媒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福建茶叶
  • 1篇教育界(高等...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就业能力研究
2016年
在市场需求与大学扩招政策影响下,高校招生人数剧增,英语专业人才出现了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就业现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高校和英语专业毕业生自身“三位一体”的就业新机制,找出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李环环牛晓静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就业能力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5年
借助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现实等技术,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学习支持、教学资源拓展、智能评估与反馈等方面有十分突出优势。智能化教学平台可以依据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动态调整学习路径,给出定制化学习方案,丰富的多模态教学资源和沉浸式学习场景,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本文研究人工智能辅助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为大学英语教学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李环环肖少华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2025年
文章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实践策略,强调通过多元化媒体平台将德育元素与英语教学结合,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目标不明确、教师思政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及思政教育难以全程贯穿等问题。文章提出要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并构建系统化教学体系,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并加强师资培训,创新教学方法和增强思政教育吸引力,以及加强课外思政教育以拓展时空。结论表明,综合实施这些策略能有效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肖少华李环环
关键词:教学模式大学英语
法国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7
2017年
法国在农民职业培训体系上的成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原因。虽然中法两国国情农情、教育培训制度以及农业发展目标都有所差异,但是通过对比分析法国农民职业培训体系与我国的职业培训体系现状,仍然可以对我国农民职业培训体系构建中的立法、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给予很大的启示,进而推动我国农民职业培训的进一步发展。
李环环牛晓静
关键词:农民发展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以中西茶文化跨文化差异教学为例被引量:16
2017年
如今,在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茶文化成为了其中的文化教学纽带,它对于学生掌握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英语的教学中,文化教学本就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不少高校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地掌握英语课程,开始通过茶文化来增加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比较,让学生能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使其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实践表明,这种融入中西方茶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会使得英语教学效果极大地提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透过英语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因此,将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融入到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将根据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去研究其中的教学价值,分析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相关的策略以实现英语课程的改革。
牛晓静李环环
关键词:英语课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