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劲松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光纤
  • 3篇光纤传感
  • 3篇传感
  • 2篇地铁
  • 2篇地铁隧道
  • 2篇人员定位系统
  • 2篇隧道
  • 2篇锚杆
  • 2篇井下
  • 2篇井下人员
  • 2篇井下人员定位
  • 2篇井下人员定位...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辅助设计
  • 2篇城市地铁
  • 2篇城市地铁隧道
  • 1篇刀齿
  • 1篇刀具
  • 1篇应力

机构

  • 11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工程职业...
  • 1篇四川省华蓥山...

作者

  • 11篇范劲松
  • 5篇袁强
  • 4篇任奕玮
  • 4篇陈结
  • 2篇安军
  • 1篇刘戎
  • 1篇张丁丁
  • 1篇陈远志
  • 1篇李红
  • 1篇方卫宁
  • 1篇黄文祥
  • 1篇王毅

传媒

  • 1篇室内设计与装...
  • 1篇工具技术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全国第八届C...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2
  • 2篇1995
  • 2篇199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城市地铁隧道围岩应变传感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城市地铁隧道围岩应变传感器装置,其包括钢质锚杆、用于探测应变的第一光纤和用于探测温度的第二光纤;钢质锚杆上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测应变光纤通道,测应变光纤通道内填充有将第一光纤封固在测应变光纤通...
任奕玮陈结姜德义袁强蒲源源刘文浩范劲松
一种基于超声的井下人员DAS光纤定位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的井下人员DAS光纤定位系统,其包括沿矿井巷道走向布置的光纤、与光纤连接的DAS系统、与DAS系统连接的计算机和向光纤发射固定频率超声波的穿戴式超声装置,所述穿戴式超声装置包括鞋子和设置在鞋子鞋底...
袁强陈结 姜德义 魏立科 蒲源源任奕玮 张京浩范劲松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城市地铁隧道围岩应变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城市地铁隧道围岩应变监测方法,其包括)将若干个应变探测器均匀锚入被监测的地铁隧道围岩;2)将各个应变探测器依次串联;3)通过光源向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射入探测光,通过第一信号处理装置和第二信号...
任奕玮陈结袁强姜德义蒲源源范劲松张明天
一种井下人员主动声波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人员主动声波定位方法,其包括在矿井巷道的下部布置光纤,并将光纤与巷道外的DAS系统连接,建立光纤长度与巷道里程标志的对应关系;在井下人员的鞋底中安装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频率与井下人员的身份一一对应;D...
袁强陈结 姜德义 魏立科 蒲源源任奕玮 张京浩范劲松
双圆弧齿轮滚刀齿形的精确设计计算被引量:4
1994年
作者以部标JB2940-81所规定的基准齿形为双圆弧齿轮法面齿形,根据啮合原理,推导出双圆弧齿轮滚刀的齿面方程式,在此基础上利用C语言编程对双圆弧齿轮滚刀的齿形进行精确计算。
陈远志安军范劲松
关键词:双圆弧齿轮滚刀齿轮刀具
NURBS曲面造型技术及其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范劲松
关键词:NURBS曲面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
基于光纤监测的支护体锚杆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范劲松
基于光纤监测的锚杆锚固应力分析与应用研究
2025年
以龙滩煤矿3103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引入光纤传感技术作为监测手段,研究锚杆支护的应力变化。首先,根据光纤与锚杆间的界面应变传递理论分析得出应变传递系数平均值为0.879,并用于解调光纤监测数据;然后,设计不同围岩压力下的光纤锚杆拉拔试验,利用BOTDA监测光纤锚杆在锚固剂凝固过程中及拉拔试验中的应变,监测结果显示光纤能够精准监测到微小应变及应变变化速率,进而分析不同围岩压力与拉拔力在锚杆长度上的应变表征显现;最后,将试验成果应用于工程现场,结果表明光纤传感器在监测周期内能够更好地识别锚杆支护中的异常数据。研究成果可为深部开采环境下巷道锚杆支护监测体系优化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王毅范劲松肖海袁强张孟军张丁丁黄文祥李红
关键词:光纤传感技术拉拔试验BOTDA
基于煤巷掘进粉尘分布的干式除尘布局优化被引量:5
2022年
随着煤巷机械化掘进程度的不断提高,煤巷中粉尘浓度也不断攀升,高浓度的粉尘一方面会影响井下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粉尘爆炸的可能性。干式除尘器由于具有除尘效率高、零耗水、无污染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煤矿掘进中。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了干式除尘器作用下巷道内的风流结构,并研究了除尘风筒和局部通风机风筒相对位置对除尘效率的影响,以及除尘风筒到掘进头的距离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尘风筒的布置应尽量远离局部通风机风筒,当除尘风筒距离掘进头4~5 m时,除尘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干式除尘器在巷道掘进中的布置,改善巷道内掘进环境。
张建国孙海良张国川王海涛姜德义范劲松刘戎
关键词:掘进粉尘干式除尘器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
范劲松安军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应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