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春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物柴油
  • 2篇理化性
  • 2篇混配
  • 2篇混配物
  • 2篇柴油
  • 2篇催化
  • 1篇旋塞
  • 1篇循环利用
  • 1篇氧化铝催化剂
  • 1篇渣油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润滑油
  • 1篇水处理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合成
  • 1篇水热合成法
  • 1篇热合成
  • 1篇酯交换
  • 1篇温度计

机构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李晓春
  • 1篇马明广
  • 1篇尚琼
  • 1篇赵国虎
  • 1篇刘凯
  • 1篇白林

传媒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杭州化工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校化学实验室实验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本研究中,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与常规化学试剂,建立了化学实验中产生废液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实验室废液的再次循环利用(有机类废液)与净化处理(无机类废液)。通过建立的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的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液达到了国家的...
李晓春欧明徐佩汪淼徐飞赵军赵国虎
关键词:环境污染循环利用化学试剂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的双管体恒压滴液漏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双管体恒压滴液漏斗,它包含管体、旋塞、汇流管、T形恒压管和温度计;所述的T形恒压管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管体,管体的顶部设有上接口,管体的底部设有汇流管,左右两根汇流管相互连通而且最低端开口位于T...
刘凯甄星李晓春
文献传递
文冠果生物柴油与0号柴油混配物理化性质的研究
2017年
该文以文冠果油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利用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并测定了文冠果油的部分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对文冠果生物柴油与0号柴油混配物(B5、B20、B40、B60、B80、B100)的密度、运动黏度、冷滤点和闪点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以酸值为0.640 3mg KOH/g的文冠果油为原料时,通过直接酯交换制备的文冠果生物柴油各项理化性质均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生物柴油与0号柴油混配物的性质结果表明,混配物的密度与生物柴油在混配物中的体积分数是线性相关的;可用公式lnη=φ_1lnη_1+φ_2lnη_2预测混配物的运动黏度;随着混配物中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冷滤点依次降低;当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小于50%时,闪点随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大于50%后,闪点的增加幅度增大。
李晓春甄星
关键词:酯交换生物柴油
文冠果生物柴油与0~#柴油混配物的混配规律
2017年
以甘肃产文冠果油为原料,在制备生物柴油的基础上,通过测试文冠果生物柴油与0#柴油混配物(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分别为0、5%、20%、40%、60%、80%、100%)的密度、运动黏度、冷滤点、闪点等理化性质,研究了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对混配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配物的密度与混配物中生物柴油的体积分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混配物的运动黏度可用公式100ln(υρ)=X_1ln(υ_1ρ_1)+X_2ln(υ_2ρ_2)预测,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在±1%之内;混配物的冷滤点(CFPP)、闪点(FP)与生物柴油的体积分数(X)关系分别符合三次多项式CFPP=0.7344–0.1058X+0.00187X^2–1.3875×10^(–5)X^3和FP=57.2638+0.6836X–0.01762X^2+1.8983×10^(–4)X^3。随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混配物的密度、运动黏度和闪点不断增大,而冷滤点逐渐降低,通过0~#柴油与生物柴油混配,可提高油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的理化性能。
尚琼马明广白林李晓春赵国虎
关键词:生物柴油混配物理化性质
大孔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催化应用研究
大孔氧化铝是一种具有多种晶型结构、科研价值高、被广泛应用的材料,最常见的是被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和吸附剂。研究表明,在废润滑油加氢裂化过程中,大分子穿过孔道到达活性中心是控制步骤,因此催化剂大的孔结构是提高催化裂化反应的关键...
李晓春
关键词: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废润滑油
文献传递
负载NiMo的氧化铝催化剂在加氢裂化中的应用
2018年
实验制备出了介孔与大孔氧化铝催化剂,并首次在减压渣油加氢裂化中测试了其催化性能。在该反应中,与介孔NiMo/氧化铝催化剂相比,使用大孔NiMo/氧化铝催化剂有更好的产品分布,高液相收率和低的气相收率。这表明了大孔结构的催化剂比介孔结构的催化剂更有利于加氢反应;而介孔结构的催化剂载体更有利于加氢裂化。由N_2的吸附脱附实验证明,NiMo的加入减小了介孔催化剂的孔径、孔容与表面积,这意味着NiMo逐步负载在介孔和大孔上。大孔结构在提高减压渣油进入NiMo活性中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活性中心对加氢很有效。由于促进加氢反应,故负载NiMo的介孔-大孔氧化铝增加了减压渣油的加氢裂化的液相收率。
李晓春
关键词:大孔催化加氢减压渣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