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卫民

作品数:29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肿瘤
  • 9篇口腔
  • 7篇细胞
  • 6篇腮腺
  • 5篇腺肿瘤
  • 4篇腮腺肿瘤
  • 4篇手术
  • 3篇血管
  • 3篇颌骨
  • 3篇颌面
  • 3篇细胞癌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面部
  • 3篇口腔鳞
  • 3篇口腔鳞状细胞...
  • 3篇基因
  • 2篇血管造影
  • 2篇样癌

机构

  • 29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9篇陈卫民
  • 11篇朱声荣
  • 8篇陶学金
  • 3篇毛靖
  • 2篇卢运萍
  • 2篇王秀丽
  • 2篇凌翔
  • 2篇黄平
  • 1篇漆剑频
  • 1篇李艳平
  • 1篇谢晖
  • 1篇谢长生
  • 1篇李建平
  • 1篇王罡
  • 1篇陈新明
  • 1篇彭友俭
  • 1篇朱声荣
  • 1篇袁静
  • 1篇赵宏
  • 1篇冷卫东

传媒

  • 16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单静脉吻合的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仅吻合1根静脉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5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头颈部重建中的移植,所有皮瓣均仅吻合1动脉1静脉。术后观察分析皮瓣存活情况。结果:51例皮瓣全部移植成功,未出现皮瓣术中或术后血管栓塞,血管危象率为0%。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移植中,吻合1根静脉可能足够提供皮瓣所需的静脉回流,且简化显微操作过程。
张广胡传宇蒋梁李文强秦旭黄平黄赐承陈卫民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静脉吻合血管危象
改良型ACTIVATOR矫治Ⅱ类错合
毛靖陈卫民彭友俭李建平袁静李艳平蔡卫赵宏
本研究则拟用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的颌骨矫形器来取代之传统的机械性矫治器,并将此矫治器进行了大胆的设计和充分的改良。通过对100例安氏II类错合儿童采用改良型ACTIVATOR进行治疗前后的牙合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侧位片分...
关键词:
关键词:矫治器
预成磨牙带环
一种口腔正畸用的预成磨牙带环,包括带环圈(1)、颊侧固定座(2),颊侧固定座(2)可由颊侧固定座横向槽沟(3)和固定翼(4)构成;也可由口外弓辅弓管(5)、颊侧弓辅弓管(6)、主弓管(7)和牵引钩(8)组成;在带环圈(1...
毛靖陈卫民
文献传递
洞穿性颊癌面部缺损后游离皮瓣的美容修复重建
胡传宇李文强张广陈卫民
PD-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癌旁中表达情况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HC)、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PD-L1在OSCC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IHC结果显示PD-L1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9.3%(43/6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7.7%(11/62)。RT-qPCR结果显示PD-L1相关mRNA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2±0.3)倍。WB结果显示PD-L1蛋白在OSCC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1±0.2)倍。结论:PD-L1在OSCC患者组织中高表达,有可能参与了OSCC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希望成为临床上的治疗靶点。
李麒麟陈卫民李秋慧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PD-L1治疗靶点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CD133阳性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CD133高表达和CD133低表达细胞亚群的体外迁移能力。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133阳性(CD133^+)和CD133阴性(CD133^-)细胞亚群。利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法检测口腔癌细胞系Cal27中CD133^+和CD133^-的细胞亚群的迁移能力。逆转录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CD133+和CD133^-细胞中Snail1、Slug、Twist等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CD133^+细胞穿透膜的数目[(92.75±9.92)个]明显多于CD133-细胞[(20.12±4.55)个](P<0.05)。CD133^+细胞亚群划痕恢复能力[迁移细胞数(601.3±10.12)个]明显多于CD133^-细胞亚群[(200.12±5.14)个](P<0.05)。CD133+细胞中Snail1、Slug、Twist等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D133^-细胞(P<0.05)。结论:口腔鳞癌中CD133+细胞亚群具有更强的的体外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MT相关。
李麒麟赵晖陈卫民李秋慧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CD133
青少年腭部血管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
研究目的:本文报道一例腭部富血管粘液表皮样癌(MEC)的诊疗过程,旨在加深对青春期腭部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认识。研究方法:十三岁男性因软硬腭交界处囊性血管包块就诊。细针穿刺以及影像学诊断提示腭部富血管性肿瘤。经数字减影血管...
李文强苏月黄梅靖陈卫民邵乐南
关键词:青少年粘液表皮样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整复
文献传递
腮腺肿瘤及瘤旁腺泡P16、P21基因和DNA定量研究
朱声荣王秀丽邵乐南陈卫民陈新明吴慧华王燕秋
该成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流式细胞术测定及DNA定量分析等方法对上述肿瘤和瘤旁“正常”腺泡进行了P16多肿瘤抑制基因,rasp21癌基因和细胞增殖活性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P16蛋白在良恶性肿瘤及瘤旁腺泡阳性单位值高...
关键词:
关键词:腮腺肿瘤基因
先天性唇裂肌功能修整与唇部动态美的评价
2000年
比较经传统方法整复与肌功能整复加传统方法整复唇裂患者术后1年的美学效果,分别就唇部的静态与动态美两方面加以评价,旨在引起医学界有关机构重视唇裂的肌肉整复.从而提高唇裂患者手术整复后唇部静态与动态的美学效果。结果显示:126例“手术成功”的唇裂术后患者中.60例达到了唇部静态与动态的和谐美,而该60例中有。15例经肌功能修整术整复,其余15例均为唇红裂;66例术后动态肌肉畸形患者均未行肌功能修整术。该研究提示:肌功能修整术是先天性唇裂手术整复极其重要的一环,其对恢复唇裂持别是Ⅱ度以上唇裂患者的术后动态美具有重要意义。
邵乐南朱声荣陈卫民陶学金
关键词:唇裂动态美
“翻盖式”手术入路摘除腮腺深叶肿瘤的临床研究:保留腮腺浅叶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浅叶及面神经,摘除腮腺深叶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 年1 月至2018 年2 月符合条件的腮腺深叶肿瘤患者,共21 例,选用传统S 型切口或改良拉皮手术入路切口暴露腮腺表面,根据深叶肿瘤部...
秦旭黄平周磊赵小平李文强胡传宇陈卫民陶学金邵乐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