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欣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食管
  • 8篇肿瘤
  • 8篇癌前
  • 7篇癌前病变
  • 7篇病变
  • 5篇食管肿瘤
  • 5篇基因
  • 4篇食管癌
  • 3篇癌基因
  • 3篇癌前病变组织
  • 3篇P16
  • 3篇P53
  • 3篇病变组织
  • 3篇RB
  • 2篇蛋白
  • 2篇抑制基因
  • 2篇原发病
  • 2篇原发病灶
  • 2篇增生
  • 2篇上皮

机构

  • 14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省红十字...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新泽西州立大...

作者

  • 15篇李永欣
  • 12篇王立东
  • 11篇周琦
  • 10篇高珊珊
  • 5篇杨万才
  • 4篇李健
  • 3篇李晓芳
  • 3篇裘宋良
  • 2篇杨莹
  • 2篇冯常炜
  • 2篇刘保池
  • 2篇郭花芹
  • 2篇邹建湘
  • 2篇韦俊萍
  • 2篇陈玉龙
  • 1篇邢莹
  • 1篇郑惠良
  • 1篇陈玉龙
  • 1篇鄢文海
  • 1篇张毅

传媒

  • 10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World ...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9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上皮p53变化和细胞增生状况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1997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上皮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增生状况的关系,以了解食管癌变的分子学基础.方法食管癌高发区居民220例和低发区居民50例分别进行食管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细胞和组织形态结构区分为正常、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各级病变和正常上皮P53蛋白及细胞增生核抗原(PCNA)的改变,并计数上皮单位面积内P53和PCNA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比较研究.结果河南高、低发区人群食管上皮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53和PCNA的变化.高、低发区居民食管正常上皮和病变组织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和高发区P53阳性细胞数随病变加重呈升高趋势.但是,低发区居民食管上皮P53阳性细胞数却无此现象.结论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变化和PCNA改变有明显关系,均随病变的进展而升高.高发区居民食管各级病变P53改变明显高于低发区居民,此结果有助于对食管癌地域性分布差异的分子学基础的了解.
王立东周琦张玉春李晓芳王卫平贺玲高珊珊高珊珊
关键词:食管肿瘤细胞增生癌基因P53
18例早期贲门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1995年
18例早期贲门癌临床病理分析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肿瘤科朱新勇,彭子明,杨培奇,王用文河南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徐霞,李永欣早期贲门癌报道较少,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加上贲门的解剖部位和生理特点,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现将我们1983~1992年收治的18例早...
朱新勇彭子明杨培奇王用文徐霞李永欣
关键词:贲门癌病理
贲门癌前病变组织 P16 和 Rb 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解贲门癌变的分子生物学发生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取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的37例贲门癌前病变组织P16和Rb肿瘤抑制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对二者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贲门上皮各级病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核P16和Rb蛋白免疫阳性反应。且随着贲门上皮病变的加重,P16蛋白免疫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而Rb蛋白免疫阳性率呈升高趋势,两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提示:P16和Rb蛋白的变化可能是贲门癌变早期的重要分子学改变。
王立东李晓芳周琦李永欣高珊珊
关键词:贲门肿瘤癌前病变肿瘤抑制基因P16RB蛋白
Measurements of cell proliferation in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dia epithelia of subjects in a high incidence area for esophageal cancer
1996年
Abstract AIMS To determine the proliferation pattern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dia epithelia, normal and with different severities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by measuring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Ki 67 and bromodeoxyuridine (BudR) incorporatio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five esophageal biopsies and 45 gastric cardia biopsies were collected from symptom free subjects in Huixian. Of which, 24 esophageal biopsies were incubated with BudR. The avidin 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 (AB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PCNA, Ki 67 and Bud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munostaining results was recorded as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ells per mm 2 of the biopsy epithelium.
王立东周琦高珊珊李永欣杨万才
关键词:癌前状态
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癌基因c-erbB_2、c-myc和cyclin D_1的表达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为了解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分子生物学发生基础,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人食管和贲门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的癌基因蛋白c-erbB2,c-myc和cyclinD1的表达状况。研究对象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南辉县。结果:在食管,未观察到c-erbB2的阳性表达(0/54);而c-myc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6/24)和82%(94/115)。贲门上皮c-erbB2和c-my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6/26)和78%(31/40),均明显高于食管组织的表达。贲门组织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为78%(31/40),但是,随着贲门上皮病变加重,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呈现下降趋势。提示同一地区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发生存在不同的分子学改变;食管和贲门癌变的不同阶段可能由多种癌基因参与作用;c-erbB2可能是贲门癌变的重要分子学变化。
王立东周琦李永欣邢莹刘保池裘宋良Susan GoldsteinStephenie T ShiJun Y.HongChung S.Yang
关键词:癌前病变癌基因
河南林州市人与实验动物食管上皮病变的比较
1997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对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居民、当地居民家庭饲养的猪以及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的SpragueDawley大鼠食管上皮病变和肿瘤抑制基因P53的改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大鼠和猪食管上皮增生性改变,特别是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的形态学改变与人食管上皮改变非常相似;大鼠食管上皮癌变各阶段未见明显P53蛋白的改变,猪食管上皮特别是间变组织出现与人相似的P53免疫阳性反应。提示: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饲养的猪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研究食管癌变机理的自然动物模型。
王立东周琦韦俊萍韦俊萍李永欣高珊珊
关键词:癌前病变食管肿瘤动物实验
食管癌高发区楼村居民食管病变普查结果分析被引量:5
1997年
利用食管内镜检查、食管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食管癌高发区楼村402名30岁以上居民进行普查。所有受检居民均无食管疾病的临床症状。结果:402名无症状居民中,共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4例,慢性食管炎67例,Baret食管3例,基底细胞增生58例和间变18例。提示: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进行普查是发现早期癌的重要方法。食管癌高发区人群Baret食管并非罕见,应该重视这一疾病的研究。
王立东冯常炜周琦陈玉龙陈玉龙郭花芹陈玉龙李永欣裘宋良郭花芹赵玉枝张毅杨万才邹建湘裘宋良李健刘保池高珊珊白永敏韦俊萍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病变
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WAF-1和P53的变化被引量:5
1997年
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WAF1和P53的变化。结果:在食管正常上皮和各级不同病变组织中,均可见WAF1和P53在细胞核内的表达,随病变进展到间变和鳞癌,WAF1免疫阳性率逐渐降低。从正常到基底细胞增生,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轻度升高,但到间变和鳞癌阶段,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未见进一步升高。在正常上皮和基底细胞增生阶段,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少于P53免疫阳性细胞,在间变和癌阶段更低。WAF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细胞第3、4层,比P53免疫阳性细胞高2~4个细胞层。提示:间变时低水平的WAF1可能与P53功能丧失有关。在间变和癌时WAF1低表达的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王立东杨万才周琦李永欣高珊珊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病变P53
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增生细胞核抗原与细胞凋谢变化的关系被引量:9
1997年
为探讨细胞凋谢与细胞增生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变化的关系,计数194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切片单位面积(mm2)中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和凋谢细胞数,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食管正常上皮,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量低,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稍有升高,到间变时明显升高,到癌时升高最显著,为正常上皮的近7倍(P<0.01)。在各级病变组织中,凋谢细胞数较低,在正常上皮中更低。随病变加重(基底细胞增生→间变→癌),单位面积凋谢细胞数均逐渐升高(P<0.01)。细胞凋谢指数与细胞增生指标PCNA呈显著正相关(r=0.363,P<0.01)。提示:细胞凋谢不仅可以反映食管癌变过程中上皮细胞的死亡状况,而且能反映细胞增生状况。
杨万才王立东周琦高珊珊李永欣魏育今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病变增殖细胞核抗原
食管癌前病变组织 Rb 和 P16 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1997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食管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Rb和P16蛋白表达。结果:在25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发现8例食管正常上皮、13例基底细胞增生和4例间变。在正常组织未见Rb和P16免疫阳性反应,而基底细胞增生中Rb和P16的免疫阳性反应率分别为16%和9%,间变均为33%。提示: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已发生Rb和P16蛋白表达变化。
王立东李健李永欣冯常炜冯常炜
关键词:癌前病变RBP16抑癌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