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丽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用药
  • 2篇患者血清
  • 2篇合理用药
  • 1篇冻干重组人脑...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型心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药房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用药监测

机构

  • 6篇郑州市第七人...
  • 2篇林州市肿瘤医...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6篇庞丽
  • 2篇陈永妍
  • 2篇王勇
  • 2篇韩静贤
  • 1篇杨玉玲
  • 1篇邵坤鹏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替格瑞洛不良反应87例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87例口服替格瑞洛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2021年1月1日—2024年5月31日上报的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结果:不良反应报告类型严重、一般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患者中4例口服90 mg/次,1例口服120mg/次,82例口服180 mg/次。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开始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0~13d,平均用药开始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3.05±2.24)d。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中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显著,占了所有不良反应的96.55%,特别是胸闷(65.52%)和气短(14.94%)。87例替格瑞洛不良反应中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97.70%)的不良反应在治疗或管理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痊愈,未好转的比例较低(2.30%)。结论:我院87例口服替格瑞洛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最为显著,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在治疗或管理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痊愈,未好转的比例较低。因此,在使用替格瑞洛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庞丽陈永妍杨玉玲
关键词:合理用药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5例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托拉塞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CP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拉塞米治疗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托拉塞米治疗。
庞丽
关键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炎性因子
某三甲医院2021—2024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946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ADR报告分级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6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546例,57.72%)多于女性患者(400例,42.28%),45~64岁患者最多(414例,43.76%),大于64岁患者次之(289例,30.55%);静脉注射给药途径所致ADR最多(507例,53.59%),其次为口服(380例,40.17%);发生ADR最多的药品种类为心血管系统药物(215例,22.73%),其次为抗感染药物(205例,21.67%);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疾病(251例,21.75%)和胃肠系统疾病(249例,21.58%)为主;163例严重ADR中153例(93.87%)经过对症处理或药物抢救等治疗后好转或痊愈。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和药物种类等因素相关。加强ADR监测,可以降低ADR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庞丽陈永妍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用药监测
miR-335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335(miR-335)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骨肉瘤患者作为骨肉瘤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血清miR-335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清miR-335水平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miR-335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清miR-335水平为0.97±0.27,明显高于骨肉瘤组的血清miR-335水平(0.4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3,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有无远处转移的骨肉瘤患者血清miR-33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335诊断骨肉瘤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87.8%,曲线下面积为0.824,截断值为0.55。结论骨肉瘤患者血清miR-335表达下调,其可能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骨肉瘤诊断标志物。
韩静贤王勇庞丽
关键词:骨肉瘤远处转移分化程度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L-3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MS患者122例(MS组)、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22例(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检测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脑脊液IL-33水平。收集MS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性别、年龄、MS分型及病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S组血清和脑脊液IL-3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MS患者血清IL-33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5),脑脊液IL-33水平男性、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病年龄、EDSS评分、病程和类型的MS患者之间血清IL-3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S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EDSS评分、年龄、病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4、0.285、0.537,P<0.05)。结论 M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L-33水平有所升高,且与MS的严重程度有关。
韩静贤庞丽王勇
关键词:血清脑脊液多发性硬化
某院2016年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退药原因,减少不合理退药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六类,其中医嘱改药或停药最多234张,占27.50%,其次是不良反应,占19.74%。抗感染类药物是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占45.83%。退药科室以心内科和心外科最多(211张,占24.79%)。结论退药难以避免,但是通过医生、药师等各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降低退药率。
庞丽邵坤鹏
关键词: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