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血管
  • 2篇肿瘤
  • 2篇磁共振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瘤
  • 1篇硬化性
  • 1篇硬化性血管瘤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动脉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图像后处理
  • 1篇图像后处理技...
  • 1篇年龄
  • 1篇年龄差异
  • 1篇气管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嘉兴市第二医...

作者

  • 5篇亓昌珍
  • 2篇周金亮
  • 2篇钱铭辉
  • 2篇蔡武
  • 2篇龚建平
  • 1篇徐龙江
  • 1篇邓丽萍
  • 1篇孙继红
  • 1篇庞小娇
  • 1篇胡鹏
  • 1篇刘义涛
  • 1篇胡秀华
  • 1篇张伟
  • 1篇张博
  • 1篇胡红杰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支气管动脉的CT解剖分型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基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支气管动脉(BA)解剖分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36例患者的动脉期CT增强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获得BA三维重组图像并将其分为6型,同时了解BA起始端的三维定位信息。结果 BA共计显示358支,其中右BA 188支,左BA 170支。R1L1型者占50.0%(68/136),R2L1型者占24.3%(33/136)。在BA的解剖分型中,右BA常见于Ⅰ型(77/188,41.0%);左BA多见于Ⅳ型(110/170,64.7%)。100%(77/77)Ⅰ型,59.3%(32/54)Ⅱ型和100%(9/9)Ⅴ型BA起源于胸主动脉右壁,83.3%(40/48)Ⅲ型和56.4%(62/110)Ⅳ型BA起源于胸主动脉前壁。BA胸主动脉起始端位于气管隆突上下2 cm范围内者占85.6%(255/298)。结论 BA的CT解剖分型结合其胸主动脉起始端的三维定位信息,对介入放射医师快速准确地实施BA介入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周金亮龚建平钱铭辉张伟张博蔡武亓昌珍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解剖学
乳腺核磁共振简易序列在乳腺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价乳腺核磁共振(MRI)简易序列(AP)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乳腺MRI检查,采用AP和常规序列(FDP)两种检查方法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AP包括轴位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4期图像,FDP包括矢状位T2WI、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WI、DWI和动态增强7期图像。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标准(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各自诊断并比较两者的一致性,再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序列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2位医师独立阅片时,相同医师在不同序列间通过BI-RADS分类的诊断一致性为0.856、0.900,通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的诊断一致性为0.822、0.9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序列在不同医师间通过BI-RADS分类的诊断一致性为0.744、0.822,通过TIC类型的诊断一致性为0.889、0.8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共同阅片,AP和FDP诊断恶性肿瘤在BI-RADS分类的敏感度分别为89.8%(95%CI:0.785~0.958)、91.5%(95%CI:0.806~0.968),特异度为71.0%(95%CI:0.518~0.851)、77.4%(95%CI:0.585~0.897),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698~0.910)、0.845(95%CI:0.748~0.941);两种序列诊断恶性肿瘤在TIC类型的敏感度分别为86.4%(95%CI:0.745~0.936)、89.8%(95%CI:0.785~0.958),特异度为61.3%(95%CI:0.423~0.776)、67.7%(95%CI:0.485~0.827),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23~0.855)、0.788(95%CI:0.679~0.897),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和FDP的扫描时间分别为(11.97±0.94)min、(21.25±1.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的平均阅片时间较FDP减少13.5%。结论与FDP相比,采用AP可缩短乳腺MRI扫描时间并能保持诊断效能,可作为高危人群乳腺肿瘤MRI筛查的改进模式。
田凤娟胡秀华何杰亓昌珍刘义涛邓丽萍胡红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
64排螺旋CT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S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SH患者的CT资料。将CT平扫、血管期、肝实质期扫描的0.625 mm层厚图像传至工作站,对各期病灶的最大层面进行重组配准,测量病灶内高强化区和低强化区的CT值,计算强化净值;采用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 PSH均为单发、境界清楚,呈圆形/椭圆形,3例见支气管血管束挤压征象,2例见空气新月征。4例不均匀强化病灶血管期的高强化区和低强化区的平均强化净值分别为85 HU和28 HU。3例结节型PSH的强化方式为血管期强化净值>肝实质期强化净值,2例肿块型PSH的强化方式为血管期强化净值<肝实质期强化净值。结论 64排螺旋CT不仅能显示PSH形态学表现、支气管血管束挤压征象,而且病灶血管期高强化区的强化净值可以反映PSH特征性血管瘤样区,有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亓昌珍龚建平蔡武钱铭辉庞小娇周金亮徐龙江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CT图像后处理技术
克罗恩病肛瘘与非克罗恩病肛瘘的MRI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肛瘘(P-FCD)与非克罗恩病肛瘘(P-FNCD)的MRI影像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且术前盆腔MRI检查资料完整的109例肛瘘患者,按照患者临床是否诊断克罗恩病(CD)将患者分为P-FCD和P-FNCD组。P-FCD组59例,P-FNCD组50例。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评估肛瘘的分级(圣詹姆斯大学医院分级)、分型(改进型Parks分型),测量统计分支数、脓肿数、内口数、内口高度,统计直肠炎及肛管炎的发病率,评价VanAssche评分。P-FCD和P-FNCD组患者间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非参数检验(偏态分布)比较,计数资料采用交叉表Pearsonχ^2检验比较。结果P-FCD组和P-FNCD组患者分支数、脓肿数、内口数、内口高度、直肠炎阳性率、肛管炎阳性率、VanAssch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FCD及P-FNCD组患者改进型Parks分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圣詹姆斯大学医院分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CD以高位复杂肛瘘为主,与P-FNCD有显著不同。结合临床对肛瘘采用圣詹姆斯大学医院分级和VanAssche评分有助于P-FCD诊断。
倪耿欢赵宏伟亓昌珍何杰胡鹏孙继红
关键词:克罗恩病肛瘘磁共振成像
子宫及卵巢血管CT成像研究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第一部分,正常子宫及卵巢血管64排螺旋CT成像研究  目的:使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女性的正常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静脉的显示情况,了解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年女性盆腔血管的显示规律。  资料...
亓昌珍
关键词:子宫动脉卵巢血管CT成像年龄差异肿瘤定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