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霞
- 作品数:49 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陈明霞王鹏樊小军刘衍晟
- 关键词:红细胞膜超微结构观察增多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蛋白常染色体
- 模拟失重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0
- 2002年
-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比目鱼肌肌梭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拟失重 4、7、1 4d组和模拟失重 1 4d后恢复 1 4d组 ,以及各组的对照组。分离单一肌梭 ,用透射电镜观察模拟失重不同时期比目鱼肌肌梭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拟失重 4d组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的超微结构有较明显的改变 ,表现为部分肌原纤维排列略见紊乱 ,线粒体增生、肿胀 ,终末池明显扩张等。模拟失重 7d组肌梭的超微结构改变更为明显。模拟失重 1 4d组肌梭超微结构改变显著 ,可见严重的退行性改变 ,超微结构模糊不清 ,细胞核固缩 ,线粒体增生、肿胀 ,线粒体嵴模糊、减少、消失 ,Z线排列紊乱 ,部分溶解消失 ,肌浆网终末池高度扩张。模拟失重 1 4d后恢复 1 4d组肌梭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模拟失重可致肌梭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可逆性的改变 。
- 吴苏娣樊小力唐斌陈明霞
- 关键词:失重模拟肌梭超微结构比目鱼肌透射电镜
- 病毒性心肌病患者淋巴细胞线粒体增生及膜磷脂脱失定量分析
- 2006年
-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增生及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并分析该损伤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电镜细胞化学法定量观察83例病毒性心肌病患者(病毒性心肌炎50例,扩张型心肌病33例;NYHA心功能Ⅰ级者45例,Ⅱ级者9例,Ⅲ级者16例,Ⅳ级者13例)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增生及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并按心功能分级进行分析。23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病毒性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明显增生,线粒体总数及>10个线粒体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5个线粒体的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降低;膜磷脂定位正常的线粒体所占比率显著下降,而膜磷脂脱失线粒体所占比率显著升高;心功能Ⅰ级的病毒性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增生和膜磷脂脱失的程度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这些变化随着心功能损伤的加重更为明显。结论:线粒体膜磷脂损伤是病毒性心肌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 魏瑾陈明霞耿涛刘治全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病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磷脂
- 弹性假黄瘤样真皮乳头层弹性纤维溶解症国内首例报告
- 2005年
- 报告国内首次发现的弹性假黄瘤样真皮乳头层弹性纤维溶解症1例。患者女,38岁。因多发性肌炎10月余,颈部起黄色斑丘疹2月就诊。双侧颈部、锁骨上方有数十个绿豆至黄豆大淡黄色柔软丘疹或斑块,呈鹅卵石样。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多发性肌炎,无眼及心血管改变。组织病理检查以韦杰尔特染液染色,可见真皮乳头层弹力纤维完全消失,真皮网状层内弹性组织轻度减少,von-kossa染色未见钙化。透射电镜真皮乳头层内弹力纤维消失,在真皮网状层上部可见大量未成熟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结构正常。
- 刘平王俊民王冬云袁景奕谭升顺张盘谏陈明霞
- EDTA在植物电镜研究中的应用
- 本文以杨树根、杨树叶、杨树皮、拟南芥等植物标本的超薄切片技术为例,探讨EDTA在植物电镜样品制备中的作用。
- 樊小军王鹏刘衍晟陈明霞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机能减退大鼠脑发育临界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为甲减时神经元发育障碍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形态学实验资料。方法 利用他巴唑诱导建立实验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大鼠动物模型。观察甲减新生鼠脑发育临界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甲减时有大量暗细胞 ;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 ,线粒体肿胀 ,嵴消失 ;粗面内质网扩张 ,核糖体脱失 ,游离 ;部分核溶解 ,坏死 ;突触数目减少 ,突触前后膜不清 ,突触间隙消失。结论 甲减时 ,神经元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异常。
- 帖利军潘建平陈明霞张瑞娟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神经元超微结构临界期脑发育
- 电镜生物医学样品制作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几乎所有正常及病理细胞的超微结构知识都是由透射电子显微镜所提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穿透样品而成像,电子束的速度及穿透能力很弱,所观察的样品必须很薄方能在电镜下观...
- 陈明霞樊小军王鹏刘衍晟
- 关键词:生物医学细胞结构切片技术
- 大黄素和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和黄芪多糖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肝损伤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选取清洁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大黄素组(15只)、黄芪多糖组(15只)、大黄素和黄芪多糖联合给药组(15只)、秋水仙碱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和单纯造模组外其他各组同时给对应的药物干预,即大黄素40mg/(kg·d)、黄芪多糖200mg/(kg·d)、大黄素40mg/(kg·d)+黄芪多糖200mg/(kg·d)、秋水仙碱0.1mg/(kg·d),共12周。采集标本后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结果大黄素、黄芪多糖单用或联合应用均可以减轻CCl4对大鼠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尤其是联合用药可以明显减少肝组织Hyp含量;保护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表现为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包膜规整,细胞质内见少量脂滴,线粒体嵴排列规整,内质网增生且明显扩张,肝窦隙可见呈梭形或杆状的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充斥少量纤细胶原纤维束,Kupffer细胞脂滴不多。结论大黄素和黄芪多糖对CCl4致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 张欣党双锁程延安贾晓黎陈明霞刘恩岐
- 关键词:大黄素黄芪多糖肝损伤超微结构
-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的超微结构与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组织的超微结构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子显微镜对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取出的髓核组织进行观察。评价退变程度与病程、发病年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的关系。结果①胶原原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融合、扭结或钙化,胶原纤维束间裂隙增大。斑块状扭结的数量与胶原原纤维的退变程度成正比。②软骨样细胞减少,多呈不同程度的退变、死亡,细胞外周致密颗粒增多,并与其退变程度呈正相关。③弹力纤维数量减少且变性。④髓核退变程度与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呈正相关,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无相关性。结论胶原原纤维的扭结和致密颗粒的数量是判断髓核退变程度的重要指标,影响髓核的超微因素为发病时间和患者年龄。
- 贺宝荣郝定均许正伟郭华王晓东昌震陈明霞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超微结构临床症状
- 红细胞扫描电镜样品的快速制作法被引量:2
- 2005年
- 樊小军陈明霞刘衍晟王鹏
- 关键词:扫描电镜样品红细胞制作法扫描电镜观察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