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梅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接枝
  • 2篇接枝共聚
  • 2篇聚苯
  • 2篇聚苯胺
  • 2篇共聚
  • 2篇改性
  • 2篇苯胺
  • 2篇表面改性
  • 2篇表面接枝
  • 1篇水性
  • 1篇亲水性
  • 1篇共聚改性
  • 1篇AA
  • 1篇掺杂
  • 1篇掺杂聚苯胺

机构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向前
  • 2篇谢洪泉
  • 2篇吴晓梅
  • 1篇过俊石

传媒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2篇199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酸掺杂聚苯胺表面接枝丙烯酸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8
1995年
将化学氧化法制备的酸掺杂聚苯胺(PAn)压制成片,直接或经过氩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后,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氨为引发剂接枝共聚丙烯酸(AA)。考察了有关实验条件和诸因素对表面接枝共聚的影响。并通过反射IR、SEM和XPS分析了接枝表面的结构和形态。结果表明,在过硫酸氨的引发作用下,AA能在酸掺杂的PAn表面发生接枝共聚反应,而经过氩气辉光放电处理后的PAn表面,则更有利于提高丙烯酸的接枝密度。在PAn表面AA的接枝量愈多,其表面亲水性愈好,而导电率则随之下降。SEM照片显示PAn表面接枝的AA呈絮状分布。
向前吴晓梅过俊石谢洪泉
关键词:聚苯胺表面改性接枝共聚亲水性AA
掺杂聚苯胺的表面接枝共聚改性被引量:6
1995年
化学氧化法制备的聚苯胺表面的亲水性差。本文在本征态和不同酸掺杂态聚苯胺的表面上接枝共聚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明显地改善了聚苯胺的表面亲水性。结果显示,聚苯胺表面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有利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在聚苯胺表面上的接枝共聚,随着接枝量增多,导电率则随之有所下降。此外,利用SEM和反射IR表征了改性后聚苯胺表面的形态和结构。
向前吴晓梅谢洪泉
关键词:聚苯胺表面改性接枝共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