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勇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局部肝素化抗凝血液滤过对出血倾向患者凝血功能和输血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素-鱼精蛋白体外抗凝方案对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7例次出血倾向患者CVVH随机分为局部抗凝组(n=57)和无抗凝组(n=60),比较两组患者间滤器使用寿命、肌酐、尿素氮清除、新发出血事件、输血例次和输血量。结果:局部抗凝组滤器使用寿命显著长于无抗凝组(P<0.001),肌酐、尿素氮下降值大于无抗凝组(P<0.001、P<0.05),CVVH治疗过程中,输注血浆量、输血例次和新发出血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局部抗凝组比无抗凝组需要输注更多的红细胞悬液(P<0.01)。结论:肝素-鱼精蛋白体外抗凝延长滤器寿命,提高溶质清除,但增加红细胞输注量。
- 尤勇顾勤虞竹溪
- 关键词:血液滤过肝素鱼精蛋白抗凝出血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平均年龄(46.3±12.3)岁,男性占66.7%(6/9例)。主要临床特征:①病程急性期以高热、咳嗽、咳血性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降低和心肌酶升高为特点,胸部CT表现为肺实变及磨玻璃样影。②入院时氧合指数(PaO2/FiO2)均<200 mmHg (1 mmHg=0.133 kPa),其中66.7%(6/9例)的患者PaO2/FiO2<100 mmHg,平均(98.9±62.8)mmHg;55.6%(5/9例)的患者需有创机械通气支持;77.8%(7/9例)的患者合并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外周血管阻力降低。③77.8%(7/9例)的患者继发血行感染及肺部感染(其中血行感染5例,肺部感染4例)。④22.2%(2/9例)的患者停用抗病毒治疗7 d后出现病毒复燃,再次抗病毒治疗有效。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合并ARDS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常合并分布性休克,后期易继发肺部和血行感染,有病毒复燃现象。
- 虞竹溪徐颖陈鸣尤勇刘宁董丹江顾勤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密闭式吸痰预防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尤勇顾勤刘宁
- 密闭式吸痰预防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对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吸痰方式的不同将59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分别使用密闭式吸痰和开放式吸痰治疗,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结果密闭组迟发型VAP的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总VAP发生率、早发型VAP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无差异。结论密闭式吸痰可以降低迟发型VAP的发生率。
- 尤勇顾勤刘宁
- 关键词:通气机肺炎密闭式吸痰迟发型早发型
- 早期足量蛋白质摄入对重症患者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疾病早期及晚期蛋白质摄入量对重症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U的重症患者326例纳入研究,根据28d结局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以入ICU前3d蛋白质摄入量≥0.8g/(kg·d)定义为早期蛋白质达标(EPT),入ICU4~7d蛋白质摄入量≥0.8g/(Rg.d)定义为晚期蛋白质达标(LPT)。结果死亡组患者入ICU后D1、D3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及D1~3累计蛋白质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但D2、D4、D5、D6、D7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及D4~7、D1~7累计蛋白质摄入量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PT达标组的死亡率最低,ERT+LPT均达标组的死亡率和ERT+LPT均不达标组的死亡率次之,EPT达标组的死亡率最高(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仅EPT达标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仅LPT达标组(P<0.05)。年龄、性别、D1~7热量累计摄入量以及D1~7蛋白质累计摄入量均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患者早期低蛋白摄入有利于改善结局,联合后期足量蛋白质摄入可能进一步改善结局。
- 徐颖梁培虞文魁朱章华刘宁董丹江唐健尤勇王妍陈鸣刘洋顾勤
- 关键词:重症患者蛋白质摄入
- 研究型创伤中心的建设体会和思考
- 研究型创伤救治中心要全面致力于创伤救治的医教研三方面,突出以创伤相关科技研发和成果临床转化应用为特征。本文将笔者单位前期的工作做一简要汇报,主要包括以突破创伤救治瓶颈为目的的科研工作、多层次的创伤教学体系建设和创伤救治网...
- 虞文魁尤勇陈鸣
- 无创与有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比较
- 尤勇朱章华顾勤
- 无创与有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昏迷的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比较无创与有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昏迷的疗效。方法:40例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均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接近,无创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P<0.05)。结论: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可以首先尝试实施无创通气治疗。
- 尤勇顾勤朱章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转化不同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可随病程的进展而改变。文中分析发生重症转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早期甄别和防治重症转化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收治的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25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入院后6 h内的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指标。根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分为发病≤7 d和发病>7 d等2个阶段,每个阶段以最终的临床分型分为轻症组(轻型和普通型)和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分析早期预测患者重症转化的实验室指标。结果125例患者从发病至收入院的中位时间为9 d。其中发病≤7 d阶段59例(轻症组48例、重症组11例),发病>7 d阶段66例(轻症组36例、重症组30例)。发病≤7 d患者中,重症组患者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组(分别为81.8%vs 18.8%、81.8%vs 9.5%、、100%vs 39.6%、85.7%vs 17.4%,P<0.05);发病>7 d患者中,重症组的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分别为53.3%vs 19.4%、20%vs 0、30.0%vs 5.6%,P<0.05)。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提示发病≤7d患者的C反应蛋白升高(OR=1.070,P=0.01)是重症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7 d患者的血淋巴细胞计数(OR=0.095,P=0.003)和谷草转氨酶升高(OR=1.056,P=0.031)是重症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发病7 d内的C反应蛋白升高,发病7 d后的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或谷草转氨酶升高均可能预警其重症转化。临床应用以上指标初筛及防治可能重症转化患者时,必需考虑病程的时间阶段。
- 陈鸣钱雅君李静许莹唐健尤勇陈显成虞文魁
- 关键词: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对血浆置换反应性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1
- 2020年
- 目的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不良预后。文中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患者血脂水平对血浆置换反应性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2010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HL-SAP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浆置换治疗,并根据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下降幅度分为高反应组(>60%)和低反应组(<60%)。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Ranson评分、临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发病至血浆置换开始时间、置换血浆量、血流速度、血清淀粉酶、清蛋白、血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置换前血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行χ^2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性别、发病至血浆置换开始时间、TG、Hct纳入Log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70例患者血浆置换前TG水平10.10~53.60 mmol/L,平均(21.45±13.56)mmol/L;置换后为1.97~20.00 mmol/L,平均(6.10±3.5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TG下降幅度为12.75%~89.43%,并纳入高反应组46例、低反应组24例。与低反应组相比,高反应组患者性别、发病至血浆置换开始时间、血清淀粉酶、置换血浆量、血红细胞比容及置换前血脂、TC、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L-SAP经血浆置换后血脂水平变化与性别、发病至血浆置换开始时间、血红细胞比容及置换前血脂呈显著相关性(P<0.05)。与低反应组相比,高反应组急性肾损伤、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发病至血浆置换开始时间、血红细胞比容及置换前血脂是血浆置换治疗HL-SAP的影响因素;低反应组患者具有较高的急性肾损伤及不良预后发生率。
- 郭晓芳尤勇朱章华
-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浆置换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