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辽代墓园景观的具象与虚拟混合书写——以墓志石刻文字为中心
- 2025年
- 辽人墓志铭(包括哀册)有较多书写墓园景观的文字。墓园景观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与相墓相关的具象景观,二是与伤悼氛围相关的虚拟景观。辽人墓园景观的实、虚分野和交混书写,某种程度上凸显了事死如生的孝亲理念。
- 张国庆齐伟
- 关键词:辽代具象石刻文字
- 辽人墓志铭与“撰述”相关问题蠡探被引量:1
- 2022年
- 辽人墓志石刻是研究辽朝史事的第一手资料。但是,若想真正科学合理地利用墓志石刻资料对辽朝历史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之研究,就应该了解一些与其“撰述”相关的问题,诸如:文人自谦心态下的被动承写;丧家和“志文”作者对墓志铭功用的共识;墓志铭文本取材的多源渠道;墓志铭与《辽史》“本传”记事的平行关系;“志文”作者对志主“敏感问题”书写的不同取向;墓志铭文本优劣的外在表象,等等。只有将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才能了解“志文”中哪些内容真实可信,可以援引利用;哪些内容属虚夸溢美,需斟酌分辨。
- 张国庆齐伟
- 早期入辽汉官群体与辽朝华夏化研究——以墓志为中心
- 2024年
- 辽朝早期,大量汉地官员入辽,并逐渐进入辽朝统治阶层,全面参与政治建设。辽朝统治者确立尊儒崇佛的文化政策、推行科举取士等,为汉官在辽朝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契合了汉人入仕的传统路径,为入辽汉官跻身于辽朝统治集团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保证。早期入辽汉官从最初“水土不服”到最后成为推动辽朝融入中华文明的重要力量,恰恰是中国历史变迁过程中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例证。
- 齐伟
- 关键词:民族交流墓志
- 辽东地区曲刃青铜短剑文化圈遗存研究
- 辽东地区曲刃青铜短剑文化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研究内容为曲刃青铜短剑的渊源、年代以及族属等问题。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外考古学者参照大量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意在对曲刃青铜短剑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 齐伟
-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渊源墓葬遗址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21世纪前20年辽宁省辽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2000~2019年,辽宁省辽代考古有许多重要发现,本文拟以这些重要发现为基础,对辽宁省辽代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略作综合述评,以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利用。
- 李宇峰齐伟
- 辽代石刻研究现状与前瞻
- 2022年
- 文章从辽代石刻资料的分布与特征、辽代石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辽代石刻资料的校勘与补正、辽代石刻资料研究前瞻四大方面,既论述了辽代石刻资料整理与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又分析了辽代石刻在纹饰、墓志义例、馆藏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极大研究空间。
- 齐伟
- 关键词:校勘义例数据库
-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 2021年
- 邑社在中国古代中古社会长期存在。辽代千人邑上承唐、五代,与同时期宋地北方地区的邑社是相通的。其在辽地的兴盛与该地的区域文化以及统治者的佛教政策密切相关。千人邑成员来源结构多样、地位平等,捐输纳施,共营“福田”。辽代的千人邑对辽代社会及佛教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通过对这一佛教民间组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辽代佛教民间发展情况。本文拟梳理前人有关辽代千人邑研究历程,并就近十年学界对辽代千人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加以评述,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 牛馨宁齐伟
- 关键词:辽代民间佛教
- 金代梁鱼务考被引量:1
- 2020年
- 梁鱼务位于今辽宁省北镇与辽中之间,即锦州市黑山县姜屯镇土城子。梁鱼务地理环境复杂,隋唐以来成为交通辽东必经之地。金代,是中都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金朝增设望平县,治所为梁鱼务。该地地势复杂、水系众多、气候多变,成为金人统治东北的一个缩影。
- 齐伟
- 关键词:金代辽泽
- 朝阳千佛洞发现辽代经幢与石函考
- 2021年
- 在朝阳县千佛洞石窟附近发现的3座石经幢和6合石函,经考证均为辽代遗物,经幢为寺僧坐化以后所用的塔幢,石函有盝顶式和庑殿顶式两种。经幢和石函集中出土较为罕见,说明此墓葬为寺僧圆寂专用的墓地,为研究辽代佛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刘志勇齐伟李琼璟
- 关键词:千佛洞辽代
- 无底筒形器与红山文化文明进程被引量:10
- 2005年
- 张星德齐伟
- 关键词:红山文化遗址文明进程宗教活动实物史料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