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珍 作品数:45 被引量:18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 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Ki-67表达及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Ki-67表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5月。收集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其对Ki-67表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总有效率[RR=1.28,95%CI=(1.19,1.38),Z=6.82,P<0.00001]高于对照组;Ki-67表达率或表达积分[RR=0.40,95%CI=(0.30,0.54),Z=6.18,P<0.00001;SMD=-0.48,95%CI=(-0.68,-0.28),Z=4.61,P<0.00001]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Ki-67表达更低,临床疗效更好。 陈婉珍 徐婷婷 严展鹏 朱方石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 KI-67 META分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预防新进展 2025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辅助下使用特殊电刀将病变完整剥离的微创技术,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然而术后大面积黏膜缺损引发的食管狭窄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虽已有多种手段预防食管ESD后狭窄,如物理扩张、药物预防、生物材料修复和组织工程学与再生医学的黏膜移植等,但对于狭窄的最佳预防策略尚未达成共识。该文就预防ESD后食管狭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徐晓雯 陈婉珍 王震凯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狭窄 单功能烷化剂MNNG对人胃粘膜上皮GES-1细胞的损伤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2018年 本文旨在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单功能烷化剂MNNG诱导人胃粘膜上皮GES-1细胞损伤的机制。用MNNG(2×10-5 mol/L)处理GES-1细胞24 h,处理后第3天用倒置显微镜对GES-1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用MTT法检测GES-1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ES-1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用q PCR检测GES-1细胞中β-catenin、GSK-3β、c-Met和MMP7m RNA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GSK-3β、p-GSK-3β和c-Me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NNG能够明显损伤GES-1细胞,细胞形态变为不规则的长梭形;MNNG能够诱导GES-1细胞凋亡,明显阻滞细胞周期进程;MNNG能够上调β-catenin、GSK-3β、c-Met和MMP7 m RNA表达水平,并上调β-catenin、GSK-3β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上述结果提示,MNNG对GES-1细胞的损伤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这为胃粘膜损伤的细胞模型研究提供了参考。 严展鹏 徐婷婷 安振涛 胡莹 陈婉珍 朱方石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胃粘膜上皮细胞 得必泰对IL-1β致乙酸胃溃疡复发模型抑制作用的研究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的广泛应用,其治愈率超过90%.然而由于H.pylori感染、长期服用NSAIDs及阿司匹林等导致愈合溃疡容易复发,据不全... 陈婉珍 张芷嫣 王辉 朱方石关键词:胃溃疡 抗复发作用 实验药理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特征为胃黏膜局部性或广泛性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乃至消失,伴随黏膜层变薄及黏膜肌层增厚[1]。在临床诊疗中,CAG通常被视为主要的胃癌前疾病,且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呈正相关关系[2]。现代医学以延缓或阻滞病变的进展,降低癌变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作为CAG治疗的基本原则[3],其关键是根除Hp,阻止腺体进一步萎缩的同时促进胃黏膜和腺体的生长或者再生,改善萎缩程度或逆转萎缩状态[4]。 郭宇婷 陈婉珍 王震凯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辛开苦降 炎症因子 学术性 表观遗传学在胃癌前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3年 表观遗传学修饰主要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和染色质结构重构等方式对基因功能和表达水平进行调控,从而影响肿瘤等疾病的进展。本文就表观遗传学在胃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婉珍 王震凯关键词:表观遗传学 胃癌前病变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朱方石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验案四则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朱方石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择选并总结朱方石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医案4则,从中体会其对胃癌前病变的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方面的思路及经验。[结果]朱方石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确有独特优势,其主张从脾虚立论,重视健脾益气这一治疗大法;强调治分虚实,详辨兼夹,重视瘀血和情志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立法谴方取名医经验之长;辨病用药参照现代药理作用及研究结果。朱方石教授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基础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中药与西药相合的诊疗理念,临床应用,颇获良效。[结论]本文择选朱方石教授临床辨治验案,体现其诊疗理念对改善患者病情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方法和思路,值得学习和借鉴。 陈婉珍 安振涛 叶昀旖 朱方石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验案 病证结合 方证相应 名医经验 基于“胆汁酸-肠菌轴”讨论疏肝健脾法在结直肠腺瘤中的作用机制 2025年 胆汁酸-肠菌轴的失调是引发结直肠腺瘤的一个重要因素,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目前西医对结直肠腺瘤以内镜下治疗为主,但存在并发症和一定的复发率。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胆汁酸失调对应中医的“肝郁”,肠道菌群紊乱对应中医“脾虚”的范畴,故疏肝健脾法为中医治疗结直肠腺瘤的基本法之一,旨在恢复胆汁酸和微生物之间的稳态,抑制腺瘤的发生与癌变,为临床治疗结直肠腺瘤提供参考思路。 徐晓雯 陈婉珍 张一丁 王震凯关键词:胆汁酸 肠道菌群 中医 结直肠腺瘤 清胰汤加减配合针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清胰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症状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密市中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107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针刺组(54例)、研究组(53例),治疗期间针刺组脱落1例。针刺组给予针刺疗法,研究组给予清胰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动素(MTL)、D-乳酸、胃泌素(GAS)、内毒素、白细胞介素(IL)-1β、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Y)、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LR4及MYD88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毒素、GAS、D-乳酸水平低于针刺组,MTL水平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IL-1β、AMY、CRP、TNF-α、TLR4及MYD88 mRNA表达水平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针刺组84.91%(P<0.05)。结论 清胰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能改善AP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刘宇旻 陈婉珍 孙建梅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清胰汤 针刺 临床症状 炎症 活血化瘀法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9年 本文就近10年来活血化瘀法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治疗现状,从活血化瘀法治则的建立及立法的基础、活血化瘀法对胃黏膜萎缩的疗效作用、对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抑制作用甚或阻断和逆转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现状表明,活血化瘀法治疗PLGC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其治法的确立符合PLGC瘀血阻滞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法为治疗PLGC之常法,能显著改善PLGC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抑制PLGC进程和发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尚需进一步凝练方药,进行规范的疗效评价研究。 王熠慧 陈婉珍 朱方石关键词:活血化瘀法 胃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