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MIRNA
  • 2篇病毒
  • 2篇肠道
  • 2篇肠道病毒
  • 1篇队列研究
  • 1篇新生儿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预后
  • 1篇声带
  • 1篇声带麻痹
  • 1篇通路
  • 1篇细胞
  • 1篇回顾性队列
  • 1篇回顾性队列研...
  • 1篇间充质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干细胞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邓轲
  • 1篇刘毅
  • 1篇盖中涛
  • 1篇陈栋
  • 1篇李云霞
  • 1篇刘向红
  • 1篇李晓莺
  • 1篇郎玉洁
  • 1篇康丽丽

传媒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影响新生儿声带麻痹出院结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3年
背景新生儿声带麻痹(VCP)的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不确切。目的探讨新生儿VCP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新生儿VCP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纳入2013年4月至2022年1月在济南市儿童医院NICU确诊为新生儿VCP的病例,以出院时是否需有创通气和自行吸吮分为好转出院组和非好转出院组,采集如下临床资料用于本文单因素分析。①孕母资料: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胎膜早破、脐带绕颈、脐带扭转、羊水情况;②新生儿资料:性别、胎龄、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伴发畸形、喉梗阻;③VCP病因:产伤、神经源性、医源性、特发性;④支气管镜下所见:单侧VCP和双侧VCP(完全麻痹和不全麻痹);⑤出院时预后。以单因素分析P<0.10的变量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影响好转出院的因素。结果133例新生儿VCP进入本文分析,首次行支气管镜检查日龄为6(4,12)d,入院日龄13.0(3.0,20.5)d,胎龄39.0(38.0,40.0)周,伴发畸形71例(53.4%,94例次),单侧VCP 43例(32.3%);双侧VCP 90例,其中不全麻痹57例,完全麻痹33例。好转出院组96例(72.2%)。非好转出院组37例,其中撤机困难28例,气管切开8例(双侧不全麻痹7例,双侧完全麻痹1例),气管切开后均成功脱离正压通气并出院,4例声带运动于9个月内恢复,4例失访;吸吮-吞咽-呼吸协调障碍37例。纳入单因素分析P<0.10的变量(剖宫产、羊水多、出生体重、低Apgar评分、神经源性损伤、喉梗阻、声带麻痹类型)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侧不全麻痹为新生儿VCP好转出院的不利因素(OR=6.785,95%CI:2.191~21.013,P=0.001)。结论双侧VCP、尤其是双侧声带不全麻痹新生儿的近期预后差,气管切开可以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手段。
陈栋李晓莺刘向红康丽丽韩玉杰郎玉洁李云霞邓轲
关键词:声带麻痹新生儿预后
间充质干细胞对肠道病毒71型的易感性及miRNA的差异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miRNA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表达差异,探讨miRNA在EV71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EV71体外感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建立EV71感染模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EV71感染M SC前后miRNA的差异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相关信号通路。结果 EV71感染M SC前后有84个miRNA发生了异常变化,主要涉及MAPK、Wnt等信号通路。结论 MSC细胞对EV71有易感性;EV71通过miRNA调控MAPK、Wnt等信号通路参与EV71感染。
邓轲刘毅盖中涛
关键词:MIRNASMAPK信号通路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间充质干细胞后microRNA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通路
研究背景: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具有传染性。以发热、厌食、口腔黏膜多发性溃疡,和主要分布于手足等部位的小疱疹、斑丘疹为特点。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
邓轲
关键词:肠道病毒MIRNA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