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皓

作品数:27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城市
  • 3篇韧性
  • 3篇乡村
  • 3篇城市设计
  • 2篇新区
  • 2篇人居
  • 2篇人居环境
  • 2篇文化
  • 2篇小城
  • 2篇小城镇
  • 2篇街区
  • 1篇岛屿
  • 1篇道路断面
  • 1篇道路交通
  • 1篇低空
  • 1篇断面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一体化
  • 1篇育人
  • 1篇育人平台

机构

  • 25篇苏州科技大学
  • 10篇同济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常州市规划设...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作者

  • 27篇郑皓
  • 3篇王雨村
  • 2篇于淼
  • 1篇顿明明
  • 1篇范凌云
  • 1篇洪亘伟
  • 1篇杨新海
  • 1篇杨忠伟
  • 1篇李玲君
  • 1篇陈亚伟
  • 1篇孙飞
  • 1篇汤啸天

传媒

  • 7篇城市建筑
  • 4篇规划师
  • 4篇建筑与文化
  • 3篇住宅科技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公路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城市观察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城市建筑空间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州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文章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和城乡规划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并结合苏州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实践,从校内、校外协同等方面进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简述其成果水平与推广应用情况。
郑皓杨新海杨新海王雨村
关键词:育人平台
苏南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格局特征及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在区域尺度的合理配置对我国协调人地关系、城乡关系有重要作用。苏南地区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江苏省经济建设的重心,探索其用地功能结构性提升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对1980年后苏南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格局进行长序列测算,采用转移矩阵生成、景观格局指数测算等定量分析方法总结其格局总体演化特征及空间转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将苏南地区的“三生”空间时空格局与其城乡发展脉络相拟合,分阶段探索苏南地区“三生”空间重组模式的形成机制,以期为发达地区城乡用地功能的优化提升提供依据。
郑皓吴颖岷邓华
关键词:土地利用
韧性视角下的苏南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究被引量:6
2021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乡村振兴的真正目标不仅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更是要实现乡村自身的全面振兴,促使其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探索韧性理念与乡村振兴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建构切实可行的乡村韧性评价体系,并对苏南地区的乡村韧性进行评价,针对基本判断结果与问题,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人口多元、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和乡风传承"等方法和路径,从而探索一条苏南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秦瑜郑皓
关键词:韧性
乡村振兴导向下常熟市蒋巷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优化策略探析被引量:4
2022年
文章聚焦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梳理和提炼蒋巷村的成功建设模式;依据现状实施瓶颈,提出规划实践的现实问题,并挖潜问题产生的内生逻辑,最终从发展途径、协同治理、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后续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郑皓郑皓邓华
21世纪中国东部特大城市的“郊化”研究
杨忠伟范凌云郑皓王雨村崔晗包善驹陆志刚蒋灵德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突破式变革,特别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城市的“郊化”趋势己初露端倪。课题组敏锐地预感到21世纪中国特大城市的郊区化时代即将来临,...
关键词:
关键词:郊区化
城市设计中街廓尺度划分方法研究
2017年
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呈现开放性、兼容性和人性化的趋向,这对城市的基本要素——“街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宜的街廓尺度对于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城市交通环境的管控、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对街廓尺度的确定方法仍停留在主观经验性的层面,缺乏一个较为系统的指导街廓尺度的划分方式.针对目前城市设计中对于街廓尺度划分的难点与困境,笔者尝试建立一个街廓尺度确定的技术体系,以期能为城市设计中关于街廓尺度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翁之媛郑皓
关键词:城市设计
基于人民需求视角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以昆山市红星村为例
2025年
村庄规划是推动乡村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大部分专家对于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研究,更多地注重指标制定等方面的要求,而忽略了对人民需求的关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更需要基于人民需求的视角进行规划策略的研究。文章通过对实用性村庄规划发展历程的回顾,以苏州昆山市红星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搜集、村民访谈等研究方法,将村民的核心需求分为四大层次,建立了基于人民需求视角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框架,为红星村编制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吴佳雯郑皓
低空经济空间体系构建及规划衔接——以苏州市为例
2025年
为进一步梳理低空经济空间体系框架,强化低空空域规划管控与应用,立足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依托对低空经济体系的深入解读,将产业布局与体系层级落位至空间层面,以此构建低空经济空间体系。基于该空间体系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特征,进一步梳理市级低空经济空间体系的构建逻辑,顺应“市域—区级—片区”3个层级,围绕低空制造、设施保障及场景应用的空间布局,构建苏州市低空经济空间体系,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形成“自下而上构建、自上而下传导”的市级低空经济空间规划体系,以期推动苏州市低空经济的特色发展与低空空间的切实落位。
吴沈松郑皓陆建城郑浩楠
产业用地“10+N”出让模式下的灰色用地规划实施路径被引量:4
2022年
灰色用地为应对土地出让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其出让是通过有条件地缩短土地出让年限、分步规划等来激发土地受让方的积极性,同时也强化政府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监管。文章通过梳理灰色用地的概念内涵与规划方法,总结灰色用地规划的实践困境,并以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用地“10+N”出让模式为例对灰色用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拓展与创新研究,由此从扩展灰色选区范围、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和探索用地功能转换3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择优遴选,由被动选区向主动选区转变;科学考核,合理确定出让年限“N”;弹性管控,激励产业转型升级,并在后续的规划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
郑皓邓华吴颖岷汤音佳
苏州工业园区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2020年
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水环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宜居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的城市水体陆续出现了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水质恶化更是未来园区水环境合理规划与优化的重要阻碍。本文将运用情景模拟的手段,模拟建构苏州工业园区五种水环境演变模式并加以实证研究,并对合理规划控制水系空间结构、有效利用水体小气候效应、提高苏州工业园区的水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
曾煜陈曦陈美华石玉陈勐勐于淼郑皓
关键词:水生态情景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