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镜治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心理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胃镜治疗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消化科于2016年1-6月行胃镜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治疗期间,对照组共发生恶心呕吐22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4例,总发生率为44%;观察组共发生恶心呕吐9例,其中轻度6例、中度3例,总发生率为1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9例,较满意31例,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0例,较满意29例,不满意11例,总满意度为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胃镜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恶心与呕吐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 徐静
- 关键词:心理护理恶心呕吐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方向。方法:本组研究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消化科于2016年1-6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开展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及饮食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腹痛2例,腹膜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腹痛4例,腹膜炎3例,肝性脑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1.64±0.64)次、(9.32±1.64)d;对照组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3.31±0.86)次、(14.23±1.5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出血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 徐静刘秀华
- 关键词: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
-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并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5~40岁、已婚、不了解疾病情况、无固定收入及无医保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与其相对应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文化程度、劳动类型及运动情况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刘秀华徐静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