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虹艳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疫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流感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流感流行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结核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肺结核
  • 2篇病毒
  • 1篇低致病性禽流...
  • 1篇疫苗
  • 1篇疫情调查
  • 1篇疫情分析
  • 1篇疫情流行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源性

机构

  • 9篇北京市大兴区...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崔虹艳
  • 7篇吴波峰
  • 6篇唐金凤
  • 5篇高艳青
  • 5篇侯文俊
  • 4篇甘亚弟
  • 3篇韩江涛
  • 3篇陈达廷
  • 2篇王小莉
  • 1篇王全意
  • 1篇贾蕾
  • 1篇吴双胜
  • 1篇刘海博
  • 1篇周丽敏
  • 1篇高艳青
  • 1篇王希峰

传媒

  • 4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结核与肺部疾...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水源性高碘地区改水降碘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改水降碘对历史水源性高碘地区人群碘营养和甲状腺肿大状况的影响,评价其防治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5 - 2016年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历次改水降碘前后饮用水碘含量、尿碘含量、甲状腺肿大率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榆垡镇自2005年开始实施改水,截至2015年,建造改水降碘工程8个,全部历史高水碘村均完成了饮用水改造。2005、2009、2010、2011、2014年各采集水样64、12、26、26、37份,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85.2、20.9、14.1、16.8、21.6 μg/L,通过改水水碘中位数明显下降。2005、2009、2011、2016年各采集8-10岁学龄儿童尿样148、153、150、40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520.1、201.6、143.0、135.0 μg/L,通过改水尿碘中位数下降至适宜范围(100-199 μg/L)。2005、2009、2011、2016年各对154、292、40、40名学龄儿童进行了甲状腺容积检测,分别检出甲状腺肿大者10、6、0、1名,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6.49%、2.05%、0、2.50%,通过改水甲状腺肿大率降至5%以下。 结论 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水源性高碘地区改水后高水碘危害基本消除,改水降碘是水源性高碘地区控制高碘危害的根本措施。
李秋玲甘亚弟唐金凤王晗崔虹艳吴波峰陈达廷韩江涛
关键词:饮用水甲状腺肿
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大兴区进一步做好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报告的大兴区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病例感染途径及发病、确诊和出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大兴区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14例,报告发病率为6.14/10万,无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0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岁(83.33%);全区85.00%镇和街道报告了病例。疫情根据感染来源分为武汉输入疫情、境外输入疫情和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三个阶段,涉及聚集性疫情24起,其中家庭聚集占83.33%。结论2020年大兴区新冠肺炎疫情呈现明显的时间聚集性,经历三个阶段疫情,各阶段根据疫情特点采取精准防控,及早控制住了疫情。
崔虹艳李秋玲唐金凤侯文俊吴波峰高艳青吴双胜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北京市2016-2017年流感流行季一起流感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对北京市2016-2017年流感流行季首起流感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了解学生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家长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和接种意愿,为相关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发生过程与学生流感疫苗接种情况。采集病例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阳性标本开展流感病毒HA基因测定分析。对病例家长开展电话访谈,了解家长对流感及疫苗接种的认知。结果本起疫情由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疫情发生班级学生罹患率41.03%。疫情发生班级整体疫苗接种率10.26%,病例接种率6.25%,非病例接种率13.04%,全校无疫情班级疫苗接种率19.53%。病例家长不能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占40%,病例未接种疫苗原因主要为:认为接种后无效(占53.33%);接种疫苗后会导致患病(占33.33%);患病能增加抵抗力,不必要接种(占26.67%);对疫苗不信任(占26.67%)。结论应加强流感及疫苗接种知识宣传,提高学生及家长防病意识。流感流行季前,应尽快组织学生接种流感疫苗,提高接种率。
刘海博吴波峰崔虹艳陈达廷王希峰甘亚弟高艳青
关键词:流感流感疫苗
2017年北京市大兴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2017年北京市大兴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及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追溯病例的感染来源。结果病例发病前1周有活禽接触史,病例咽拭子、深咳痰液、血液标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核酸均为阳性,在暴露的活禽及外环境中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名共同暴露者及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为阴性。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测序分析显示未发生明显变异。结论活禽暴露是该病例感染的关键风险因素,病例的感染来源是购自某流动集市的活禽,病毒基因测序及HA0裂解位点测定,该病毒属于禽H7N9长江三角洲分支病毒,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李秋玲高艳青侯文俊唐金凤周丽敏郑天驰吴波峰陈达廷王晗崔虹艳韩江涛
关键词:低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基因
我国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英国变异株类似株相关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处置
2021年
目的描述我国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英国变异株类似株引起的聚集性疫情,为类似疫情防控提供经验参考。方法描述疫情的发现过程、疫情特征、管控措施以及疫情溯源分析过程和结果。结果该起疫情历时13 d,报告3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31例居住在大兴区R小区,32例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经全基因组序列比对,疫情病例病毒高度同源且为同一进化来源,为英国变异株类似株。结论此次疫情可能为境外输入疫情,指示病例通过核酸筛查发现,应加强入境人员管控,防范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地疫情传播,同时应坚决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侯文俊唐金凤李秋玲高艳青王全意崔虹艳吴波峰王小莉贾蕾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2014—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新冠疫情期间NPIs影响评价
2025年
目的分析2014—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评价新冠疫情期间综合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对大兴区手足口病发病影响。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4—2022年大兴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分布特征。应用R4.4.2建立SARIMA模型,用2014—2019年数据作为测试集,预测2020—2022年不同年龄组月发病数,并与同期实际报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4—2022年大兴区累计报告21774例手足口病病例,呈隔年高发的特征,2014—2019年发病率在119.52/10万(2017年)~406.28/10万(2014年),主高峰在5—8月,次高峰在11月;2020—2022年发病率在10.76/10万(2022年)~43.67/10万(2021年),季节性不明显。发病年龄呈逐年增大趋势,0~2岁组发病占比由2014年49.03%降至2022年32.66%,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2.089,P<0.05);≥6岁组发病占比由2014年的10.00%增加至2022年的31.66%,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944,P<0.05)。2020—2022年报告数均低于预测数,差异幅度分别为90.16%、66.47%、91.34%。2020年和2022年0~2岁、3~5岁和≥6岁组差异幅度在87%以上,2021年0~2岁组差异幅度最高,为74.64%,3~5岁组差异幅度最低,为57.27%。结论大兴区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呈增大趋势。新冠疫情期间受NPIs影响,手足口病发病数下降,2020年和2022年下降幅度大,2021年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不同年龄组存在差异;手足口病季节性规律发生变化。应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工作,关注新冠疫情后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变化。
唐金凤甘亚弟高艳青刘美辰吴波峰崔虹艳王新宇李梦楠刘琪王小莉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14-2017年度北京市大兴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2014-2017年度北京市大兴区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北京市医院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4-2017年度流感流行季大兴区流感样病例周数据,统计辖区日常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的周数据。对监测数据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5、2015-2016和2016-2017年流感流行季,监测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分别为0.62%、0.54%和0.58%。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3125份,阳性264份,其中甲型H3N2亚型149份、甲型H1N1流感50份、B/Victoria系48份、B/Yamagata系17份。各流行季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8%、5.48%和14.45%。流感样病例数和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分别与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6(P<0.01)和0.57(P<0.01)。结论2014-2017年度,大兴区流感优势毒株均为普通季节性流感病毒,流感样病例监测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时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均能够反映大兴区流感流行趋势。
陈达延刘晓云唐金凤吴波峰崔虹艳王晗李秋玲韩江涛甘亚弟
关键词:流感疾病流行流行病学流感样病例
2015—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建立
2025年
目的:分析2015—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肺结核流行趋势变化,建立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进行发病预测与评价。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5—2024年大兴区肺结核报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肺结核分布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发病率变化趋势。应用RStudio建立SARIMA模型,用2015—2023年数据作为测试集,预测2024年发病数和发病率,并与实际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015—2024年,大兴区累计报告肺结核患者55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1/10万(5548/17303714),其中肺结核病原学阳性2299例、病原学阴性1829例、无病原学结果1420例。2015—2024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下降率为49.3%,年均递降率为7.3%。病原学阳性病例构成比由30.7%(189/615)增至69.0%(256/371),呈上升趋势(Z=22.387,P<0.001);病原学阴性患者构成比由38.9%(239/615)降至20.2%(75/371),无病原学结果患者构成比由30.4%(187/615)降至10.8%(40/371),均呈下降趋势(Z=-12.400,P<0.001;Z=-11.914,P<0.001)。≥80岁组(126.4/10万,324/256359)、70~79岁组(69.1/10万,457/661535)、60~69岁组(40.4/10万,588/1454785)报告发病率居全区前3位。2015—2024年大兴区肺结核患者职业居前5位的为家务及待业(38.1%,2116/5548)、农民(14.5%,805/5548)、工人(11.6%,646/5548)、离退人员(10.6%,587/5548)、干部职员(8.2%,453/5548)。发病数居前5位的镇街分别为黄村镇(12.4%,689/5548)、旧宫镇(10.9%,606/5548)、西红门镇(10.0%,556/5548)、清源街道(6.9%,381/5548)、亦庄镇(6.7%,372/5548)。使用ARIMA(0,1,1)(1,0,0)[12]预测2024年发病数和发病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24.008%和32.493%,真实值均在预测值95%CI内。结论:2015—2024年大兴区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下降,病原学阳性构成比呈上升趋势,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高,职业以家务及待�
张文崔虹艳侯文俊
关键词:发病率
2016—2021年北京市大兴区学校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2016—2021年学校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开展本辖区学校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及北京市学校肺结核疫情监测月报表收集2016—2021年北京市大兴区内学校相关肺结核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共计报告446例学校相关病例,以学生病例为主(386例,86.55%);报告发病数由2016年的192例下降至2021年的37例,报告病例数及学生病例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男女比例为2.72∶1,发病高峰期主要分布在4—5月或9—10月。低年龄组学校(幼儿园、小学)病例以教职工为主,分别占87.50%、54.55%;病例主要集中在技校及大学,占78.48%;病原学阴性者占比较高(63.90%),2018年后病原学阳性者明显增加。共发生3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和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发现181例病例。结论 2016—2021年大兴区学校肺结核疫情整体平稳下降,幼儿园及小学病例以教职工为主,技校及大学阶段的学生为学校肺结核防控的重点人群,应提高主动监测能力,及早发现疫情,有效避免学校结核病疫情扩散。
崔虹艳侯文俊田飞飞张时雨张鹏程张耀文高艳青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