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栩畅
- 作品数:23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内需扩大:理论分析与跨国证据被引量:7
- 2019年
- 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是增强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财政角度出发,如何通过优化支出结构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将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选择居民消费率作为研究消费内需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财政生产性支出的比重会对居民消费率产生抑制作用。在实证方面,本文以OECD成员国的跨国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理论结论。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和生产性支出比重过高的现实背景下,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生产性支出占比来刺激居民消费内需的扩大,将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 台航刘栩畅
- 关键词:内需扩大居民消费率财政支出结构内生增长模型
- 主要经济体外资安全审查机制变化的趋势及应对建议被引量:1
- 2020年
- 以美国、欧盟等经济体为代表,近年来纷纷改革或建立了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并体现出相近特点,主要为扩大审查范围的普遍性、重点关注领域的交叉性、收紧呈长期趋势的一致性、被审查投资主体的针对性以及延长法定审查时间的相似性。在此情形下,建议优化我国对外投资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并积极参与国际投资政策协调,避免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异化为新的投资壁垒。建议企业切实评估投资需求和风险,多方式推动国际投资合作。
- 刘栩畅
- 关键词:投资壁垒审查范围制度异化主要经济体
- 美国减税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2021年
-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纷纷调整税收政策,对我国形成税收竞争压力。美国税收政策调整不论是在税制改革内容,还是在全球影响方面,都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研究发现,美国1980年以来的减税政策对除收益再投资外的股权投资形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有促进作用,但存在滞后现象。对收益再投资和关联债务形式的FDI影响迅速,但方向各异,减税能够刺激收益再投资的增加,但是关联债务形式的FDI流入会减少。同时减税对于制造业FDI的积极影响最为明显。基于美国减税效应分析,可对我国税制优化等提供借鉴:一是稳步推进结构性减税;二是优化国内投资和经营环境;三是主动应对国际税制挑战。
- 刘栩畅
- 关键词:减税政策外国直接投资税收竞争
- 美英外资安全审查趋势及对我国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改革已落地,外资安全审查委员会的审查范围扩大至并购、资产及其他投资。英国外商安全审查改革正在推进,扩大审查范围也是其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将成为独立机制。美欧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也是我国企业的重要技术合作方,安全审查的收紧将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更大挑战,被审查几率增加,同时加大技术合作难度。本文以美国和英国的外资安全审查改革现状为重点,分析其具体内容及对我国的影响。
- 刘栩畅
- 关键词:安全审查外资审查范围
- 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世界经济中长期走势被引量:12
- 2020年
-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经济层面,这个大变局体现在世界经济版图、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三个层面同步发生深刻调整,突出表现为"南升北降"的世界经济版图变化。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但深入发展的大势不会逆转,且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将呈现一系列新特征新趋势。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在发生"二战"以来最深刻的调整。
- 杨长湧刘栩畅陈大鹏张一婷
- 关键词:世界经济版图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治理
- “十五五”时期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2025年
- “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外贸实现了规模稳中有进、结构持续优化。“十五五”阶段,全球贸易预计保持中低速增长,面临的风险挑战将有所增多,但“全球南方”合作空间广阔、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陆上新通道日益完善等也为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我国贸易规模总量有望扩大,但增速预计放缓,高新技术、中间品出口有望继续增长,稳住对美欧出口面临不同程度压力,对发展中国家出口预计稳步向好,新贸易业态和新运输方式有望成为支撑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西部地区对我国外贸的贡献预计进一步上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建议从持续拓展外贸多元布局、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破解新型贸易发展难点、提升中西部外贸质效等方面入手,推动“十五五”时期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 李馥伊郝碧榕李大伟刘栩畅
- 关键词:国际贸易
- 欧元区经济: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
- 2024年
- 2023年,欧元区经济疲态凸显、增速大幅放缓,预计2024年经济状况仍难有效改观。一、欧元区2023年经济形势2023年,在利率走高、消费不振、外需疲弱及地缘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欧元区经济始终徘徊在衰退边缘。欧元区就业市场总体稳健,物价涨幅大幅回落,资本市场有所走强。但同时,欧元区通胀粘性依然较强,内外贸回暖艰难,成员国特别是大国经济下行,欧元区经济基本面仍不太理想。
- 刘栩畅
- 关键词:物价涨幅欧元区经济下行基本面外需消费不振
- 新形势下推进中德经济合作建议被引量:1
- 2020年
- 德国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也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德国成为欧洲的重灾国家之一,封锁措施对其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中国与德国的合作不论在双边还是中欧、G20等多边框架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冠疫情对德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为基础,提出疫情危机之下推进中德经济合作的建议。
- 刘栩畅
- 关键词:经济体G20疫情
-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外贸外资影响研究
- 2025年
- 2024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欧元区经济温和回升但德国“火车头”熄火,日本经济较上半年明显好转但复苏动能依然不足,发展中经济体整体较快增长,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得以夯实、或已完成筑底。同时,全球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货物贸易增长减速,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继续复苏之路并不平坦。展望2025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偏多,世界经济复苏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在此背景下,我国外贸增长承压,外资依然面临来自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双向挤压。同时,我国仍有较大政策空间,建议持续推进扩大开放,以深化改革培育外贸新优势,稳定外资预期,应对好主要风险挑战,巩固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形势课题组刘栩畅
- 疫情对欧盟经济的影响及推进中欧经贸合作建议被引量:1
- 2020年
- 欧洲已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欧盟经济受到的冲击将随疫情蔓延而持续加深,目前尚难准确估计其严重程度,但今年大概率陷入衰退,同时欧盟放松财政纪律将使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疫情给中欧经贸合作带来严峻挑战,但在不少领域也创造了新机遇。
- 杨长湧刘栩畅
- 关键词:财政纪律中欧经贸合作主权债务风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