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蓉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理
  • 4篇病理特征
  • 3篇预后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病理特征
  • 3篇甲状腺
  • 2篇免疫
  • 2篇结肠
  • 2篇结节
  • 2篇甲状腺结节
  • 2篇超声
  • 1篇弹性成像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多模态
  • 1篇血清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报告
  • 1篇造影

机构

  • 9篇宝鸡市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马蓉
  • 4篇杨洋
  • 3篇邵春晖
  • 3篇吴红梅
  • 2篇张新爱
  • 1篇陆雄
  • 1篇李华
  • 1篇吕品
  • 1篇郭智华
  • 1篇王欣栋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模态超声技术单独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two dimensional ultrasound,2D-US)、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微血流成像(micro flow imaging,MFI)等多模态超声技术单独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于宝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单发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患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78例,年龄21~72(45.64±3.19)岁。两组患者均行2D-US、CEUS及MFI检查。分析2D-US图像特征、CEUS增强模式、结节MFI血流Alder分级及血流分型情况。评价2D-US、CEUS及MFI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2D-US、CEUS、MFI单独及联合诊断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比较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结节组年龄、结节长径小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7、2.151,均P<0.05)。恶性结节组2D-US图像特征中结节内部构成(实性)、结节内部回声(低/极低回声)、结节生长方式(垂直位)、结节边缘(模糊)、结节内微钙化占比与良性结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结节组CEUS特征中向心性增强、不均匀低增强、增强后边界不清、周边无环状增强、造影剂快速消退占比与良性结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结节组Alder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66.67%(40/60)],良性结节组以0~I级为主[65.00%(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4,P<0.05)。恶性结节截止血流分型以Ⅳ型为主[68.33%(41/60)],良性结节以Ⅲ型为主[41.6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33,P<0.05)。CEUS的诊断灵敏度较高(85.00%),2D-US诊断的特异度较低(73.33%)。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3.33%)、特异度(85.00%)、阳性预测值(87.50%)、阴性预测值(92.73%)及准确度(89.17%)均优于3种单独诊断方法。以病理结果为诊断依据,绘制2D-US、CEUS、MFI单独及联合诊�
马蓉邵春晖赵君智冯建丽
关键词:二维超声超声造影甲状腺结节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RADS分级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关系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宝鸡市人民医院2018—2020年收治的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超声征象、BI-RADS分级和ER、PR、HER-2阳性率,并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阳性、阴性患者的BI-RADS分级情况。结果100例患者的ER、PR、HER-2阳性率分别为63.00%、57.00%、46.00%;有毛刺征患者ER、PR阳性率分别为78.79%、78.79%,明显高于无毛刺征患者的55.22%、46.27%,有微钙化患者的HER-2阳性率为54.55%,明显高于无微钙化患者的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分级Ⅱ~Ⅲ级患者的ER、PR、HER-2阳性率分别为69.05%、61.90%、51.19%,明显高于血流分级0~Ⅰ级患者的31.25%、31.25%、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HER-2阳性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RADS分级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阳性表达患者BI-RADS分级明显更高,临床实践中可以将其联合应用,更有助于鉴别患者疾病情况。
冯建丽马蓉杨洋吴红梅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UL4相关因子7、微RNA-589-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CUL4相关因子7(DCAF7)、微RNA-589-5p(miR-589-5p)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宝鸡市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miR-589-5p、DCAF7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DCAF7表达。Spearman法分析组织miR-589-5p与DCAF7的相关性。分析miR-589-5p、DCAF7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结直肠癌组织miR-589-5p、DCAF7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Ualcan数据库中,结肠腺癌组织中miR-589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DCAF7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DCAF7阳性表达率及DCAF7 mRNA相对表达水平(2.79±0.84比1.02±0.31)较高(P<0.05),miR-589-5p相对表达水平(0.44±0.09比1.04±0.22)较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组织中miR-589-5p与DCAF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589-5p、DCAF7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相关(P<0.05)。Kaplan-Meier法显示,miR-589-5p高表达组病人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miR-589-5p低表达结直肠癌病人(P<0.05),DCAF7阴性表达病人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DCAF7阳性表达病人(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有转移、miR-589-5p低表达、DCAF7阳性是影响结直肠癌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Control组比,miR mimic组miR-589-5p表达(2.58±0.32比1.02±0.12)显著升高(P<0.05),DCAF7表达(0.37±0.06比1.01±0.12)、侵袭细胞数(60.88±9.94比178.52±26.08)个显著降低(P<0.05);与miR mimic组比,miR mimic+pc-DCAF7组DCAF7表达、侵袭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DCAF7呈高表达、miR-589-5p呈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以及不良预后有关。
杨洋王高波李文清王佳杨博伟马蓉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肿瘤侵润临床病理特征
结肠癌患者血清fibulin-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结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fibulin-3水平,研究血清fibulin-3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平均年龄(58.99±5.47)岁,男性42例]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平均年龄(57.75±6.01)岁,男性27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fibulin-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术前结肠癌患者的血清fibulin-3水平(35.91±27.1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96.61±45.52)ng/ml(P<0.001)。血清fibulin-3水平随患者的肿瘤程度(淋巴血管侵袭、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减轻明显降低(P<0.001),从T_1到T_4期肿瘤fibulin-3血清水平显著减少(P<0.001)。血清fibulin-3水平和肿瘤的大小、T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和淋巴血管侵袭显著相关(P<0.01)。结论:fibulin-3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且与结肠癌的肿瘤程度显著相关,fibulin-3的下降可作为晚期结肠癌的标记。
杨洋陆雄李华马蓉
关键词:结肠癌
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及肿瘤良恶性等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及穿刺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止时间为患者死亡或随访满3年,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以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5~10 cm者多见,发病部位以胃及小肠多见,肿瘤性质以恶性多见,主要采取局部切除治疗。病理特征以无出血坏死比例高,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为主,轻度异型性,瘤细胞丰富,核分裂数>5/50 HPF多见。1年存活率为90%,复发率为12%,3年存活率为70%,复发率为2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手术方式、肿瘤性质、核分裂数、细胞类型、瘤细胞异型性是影响消化道间质瘤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消化道间质瘤具有自身的临床病理特征,其中肿瘤大小、手术方式、肿瘤性质、核分裂数、细胞类型、瘤细胞异型性是影响消化道间质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吴红梅马蓉王欣栋
关键词:间质瘤胃肠道预后免疫组化
CMV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CMV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感染CMV分为感染组23例、未感染组67例,观察两组患者病理特征、预后情况,分析CMV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未感染组两组性别、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糖皮质激素抵抗率更高,血红蛋白水平更低,结肠镜检查溃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好转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溃疡性结肠炎预后因素为CMV感染及糖皮质激素抵抗。结论CMV感染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提示临床需加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积极进行CMV感染的预防与抗病毒治疗,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促使患者更快恢复。
张新爱郭智华马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CMV病理特征预后
超声图像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在预测甲状腺 C-TIRADS4类结节恶性风险因素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超声图像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标志物在预测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恶性风险因素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宝鸡市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经超声检查的80例分类为C-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均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并对活检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并与IHC标志物NCAM-1、CK19、Galectin-3、HBME-1蛋白表达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在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超声图像特征与免疫组化标志物诊断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恶性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例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中良性组结节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滤泡性腺瘤11例),恶性组结节48例(乳头状癌46例、滤泡癌2例)。低/极低回声、垂直位、边缘模糊/分叶或不规则3种恶性超声图像特征在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蛋白标志物NCAM-1、CK19、Galectin-3及HBME-1在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中良性组与恶性组间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871、21.834、31.479、49.375,P<0.05)。超声图像特征中5种恶性征象与IHC 4种标志物在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中的诊断效能比较,HBME-1的诊断效能较高AUC(95%CI)为0.891[95%CI(0.807~0.975)],结节微钙化情况诊断效能较低AUC(95%CI)为0.589[95%CI(0.464~0.713)]。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生长方式[OR95%CI:50.646(1.378~1861.545)]、CK19[OR95%CI:0.010(0.000~1.597)]、Galectin-3[OR95%CI:0.011(0.000~0.316)]及HBME-1[OR95%CI:0.003(0.000~0.065)]可作为判断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恶性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节内部回声、结节边缘、NCAM-1不能作为判断甲状腺C-TIRADS4类结节恶性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低/极低回声、垂直位生长、边缘不规则/分叶或模糊3个甲状腺结�
马蓉邵春晖何柳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特征
多模态超声定量参数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及定量测值参数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7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弹性平均值(E_(mean))与弹性比(ER)、应变弹性成像应变平均值与应变比(SR)、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的上升斜率、峰值强度(PKI)、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强度、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TIC-AUC)等各定量参数检查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未转移组和转移组,比较各定量参数在两组间的诊断价值。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男性、结节边缘模糊、结节内细小钙化及结节侵犯被膜占比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模态超声各定量参数中,未转移组中应变弹性成像应变比SR与CEUS定量参数PKI及TIC-AUC与转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最佳界值SR≤2.77、PKI≤14.00 dB、TIC-AUC≤1668.09 dB·s时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大。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结节内细小钙化、结节侵犯被膜及CEUS参数PKI、TIC-AUC为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结节内细小钙化、结节侵犯被膜及CEUS参数PKI≤14.00 dB与TIC-AUC≤1668.09 dB·s在预测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中具有一定价值,能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马蓉邵春晖罗永科吕品魏格格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2、纤维连接蛋白1表达与胃癌病理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2(CAP2)、纤维连接蛋白1(FN1)的表达与胃癌病理类型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手术切除患者11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CAP2、FN1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究其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AP2、FN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在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P<0.05);CAP2、FN1表达与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癌细胞类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随访3年,总生存率为60.17%;CAP2低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为76.47%,高于CAP2高表达组的47.76%(P<0.05);FN1低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为77.55%,高于FN1高表达组的47.83%(P<0.05)。结论:CAP2与FN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较高,其表达量与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参与肿瘤的进展,较高水平的CAP2与FN1表达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情况,CAP2、FN1可作为肿瘤治疗的药物靶点。
马蓉张新爱杨洋吴红梅
关键词:胃癌病理类型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