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固元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5年 目的:探究益肾固元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S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基础组(n=30)、研究组(n=30)。基础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益肾固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44);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基础组(P<0.001);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9及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低于基础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固元汤联合常规疗法能够改善NS患者的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陈群 徐云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 炎性因子 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狼疮性肾炎5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狼疮性肾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进行中西医结合分阶段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身体各项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分阶段的治疗形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情况,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徐云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狼疮性肾炎 疗效 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研析 2021年 目的:探讨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3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15)和治疗组(n=1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补钙、抗凝、降压等常规治疗。同时,为两组患者使用醋酸波尼松片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白蛋白的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血浆白蛋白的水平均更高,其24 h尿蛋白定量更少,其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其血浆白蛋白的水平,降低其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其24 h尿蛋白定量。 徐云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穴位注射法 肾病综合征 江苏省苏北县级城镇29167例体检人群的肾功能随增龄变化情况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江苏省苏北县级城镇大样本量体检人群肾功能增龄变化。方法回顾性、横断面研究调查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体检的31593名成年人的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分为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及70岁+组。使用基于肌酐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eGFR随增龄下降速度,以χ^(2)检验比较组间年均下降率,线性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eGFR<90 ml/(min·1.73m^(2))发生率差异。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29167名体检者纳入本研究。eGFR随增龄下降,年平均下降速度为(0.82±0.00)ml/(min·1.73m^(2)),各年龄组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0.64±0.07)、(0.69±0.04)、(0.78±0.03)、(0.78±0.03)、(0.87±0.06)、(1.03±0.06)ml/(min·1.73m^(2)),在70岁+组下降速度显著增快(P<0.05)。肌酐、尿素氮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时,eGFR<90 ml/(min·1.73m^(2))的发生率分别为14.73%和12.27%。体检人群eGFR<90 ml/(min·1.73m^(2))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总发生率为13.00%,各年龄组发生率分别为0.27%,0.86%,5.43%,13.28%,32.30%,86.45%,线性趋势χ^(2)检验显示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岁以上老年人eGFR<60 ml/(min·1.73m^(2))的发生率为10.84%。结论体检人群eGFR随增龄显著降低,低eGFR在老年人中发生率高,建议综合使用肌酐、尿素氮及eGFR评估体检人群肾功能。 孙月 赵卫红 徐云 王红 魏璐 雍珍珠 张娟 朱蓓 倪心冉关键词:老年人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肾炎康复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性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肾炎康复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性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尿微量白蛋白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炎患者采取肾炎康复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尿微量白蛋白及中医证候积分,利于快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张峰 徐云 王新鑫关键词:肾炎康复片 雷公藤多苷片 慢性肾炎 有效性 尿微量白蛋白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单纯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疗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常规组为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实验室指标,治疗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给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徐云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穴位注射 肾病综合征 临床疗效 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型)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 50%,对照组为58. 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徐云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气阴两虚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自血疗法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探究 2024年 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选择自血疗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整理的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在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期间(12个月)接受全程的医治,并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与自血疗法治疗(观察组),判断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情控制的临床成效。结果 选择自血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整体疗效上比对照组更突出(98.00%:86.00%),治疗后让气促、胸闷、咳嗽与咯痰的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明显降低,此外西医症状积分也显著下降,还能调节体内因病情而受损的肺部机能, P<0.05,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00%:6.00)无差距,P>0.05。结论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方面,选用自血疗法治疗在提升疗效的同时,还能改善相关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王桂红 徐云 薛梅关键词:自血疗法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临床疗效 温肾活血化湿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化湿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效果。方法:68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二甲双胍,治疗组加用温肾活血化湿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24 h U-Pro、Scr、BUN、IL-6、TNF-α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肾活血化湿方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DN效果较好,且安全。 徐云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二甲双胍 弘扬中医药诊疗特色优势建设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 现代的医学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的理论思维和辨证论治方法的生命力进一步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继承创新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加强医院中医科、中药房的规范化建设,全力推... 徐云 袁永华关键词:医院管理 中医药 学科建设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