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放疗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细胞
  • 1篇血清细胞间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忧虑
  • 1篇郁闷
  • 1篇远端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许艳
  • 1篇张小红
  • 1篇牛晓燕
  • 1篇曹蕾
  • 1篇崔萍

传媒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宫颈癌放疗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宫颈癌放疗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放疗治疗的10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0例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患者纳入发生组,将46例未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的同步化疗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放疗周期长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步化疗、放疗周期长是宫颈癌放疗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同步化疗、放疗周期长均为宫颈癌放疗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对应预防方案,以减少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
许艳杨淑丽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影响因素
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 12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 =62)和对照组(n =62).研究组给予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局部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及血清ICAM-1 及VCAM-1 水平.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保肛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 2 年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的ICAM-1 和VCAM-1 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通过调节血清黏附分子ICAM-1 和VCAM-1 的表达,达到有效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作用,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许艳曲瑞莉王林甲
关键词: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护理干预对乳腺 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2016年
考查实施护理型干预措施对乳腺癌病人忧虑、郁闷心态的调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收院的乳腺癌病人94位当作考查目标,并把他们自由划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8名病人组成,其中针对基础型调理小组病人实施的调治方式是普通类型的基础医务护理,整体优质护理小组病人的调治方式是实施型高级护理。均使用汉密尔顿型焦虑测量仪表、汉密尔顿型郁闷测量仪表对这两个小组病人在实施干预政策前后的病态转化展开评定过程,且对照这两个小组病人对调治效果的认可程度。结果:整体高级护理小组病人调治后的状态评价明显好于普通型护理小组,其满意性评价亦高于另外小组评价结果(P<0.05)。结论:整体实施高级模式调治后的患者其病态状况有明显改善,并大幅度增强了对护理过程的认可程度,在临床医学上显示出巨大医学价值,可大幅度增强乳腺癌病人的生命品质,极有必要对这种护理模式进行广泛的实施。
许艳
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护理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在治疗远端胃癌患者时采用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同时给予患者实施对应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方法共计选取66例患者入组,疾病类型是远端胃癌,选取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1月。66例患者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3例;胃小弯全切术+围术期护理)和对照组(33例;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常规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平均淋巴结清除数、1年生存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远端胃癌患者时采用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同时给予患者实施对应护理干预,明显胃小弯全切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更加理想。
崔萍张小红曹蕾牛晓燕许艳
关键词:远端胃癌护理
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开展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放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40例),试验组(40例)。全部患者均开展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在手术后,将三维适形放疗应用于常规组患者中,将三维调强放疗应用于试验组患者中。针对每组患者肺受量、心脏指数、靶区剂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在V5、V10、V20、V30、V40及V50方面,试验组肺受量相较于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V30、V40及V50方面,试验组心脏受量相较于常规组低;在对侧乳腺平均剂量方面,试验组心脏受量相较于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115、V110及V105方面,试验组靶区剂量相较于常规组低;在靶区适形性方面,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高;在均匀指数方面,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白细胞下降及放射性食管炎出现率方面,试验组患者分别是10.00%、12.50%、30.00%、2.50%,常规组患者分别是45.00%、47.50%、62.50%、25.00%,试验组相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选择三维调强放疗,能够降低肺部损伤、心脏损伤及靶区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可满足临床对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需求。
许艳
关键词:乳腺癌三维适形放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