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氯化锰腹腔注射母鼠的子代雄鼠生精细胞凋亡变化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母代大鼠长期氯化锰腹腔注射对子代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观察1、2、3组和对照组,各8只,分别腹腔注射2、4、8 mg/kg的MnCl_2·4H_2O和等容生理盐水,1次/d,连续注射5 d后休息2 d,共8周。各组雌鼠与正常雄鼠交配受孕后,雌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继续染毒,剂量不变,共染毒14周。从各组雌鼠的12周龄子代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断头处死后取睾丸组织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管结构,TUNEL法测算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化学荧光法检测睾丸组织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睾丸组织GRP78、CHOP、Caspase12和Caspase3蛋白。结果观察1、2、3组和对照组AI分别为9.05%±1.02%、15.87%±1.31%、19.59%±1.12%、5.72%±0.53%,各组AI相比,P均<0.05。观察1、2、3组和对照组雄性子鼠睾丸组织ROS水平(以荧光强度表示)分别为335.67±41.12、452.75±37.55、547.25±41.11、210.32±37.58,各组睾丸组织ROS水平相比,P均<0.05。观察1、2、3组雄性子鼠睾丸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2、3组雄性子鼠睾丸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观察3组雄性子鼠睾丸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观察2组(P均<0.05)。结论长期氯化锰腹腔注射母鼠的子代雄鼠生精细胞凋亡水平较高。其机制可能是母鼠长期氯化锰染毒可以导致子代雄鼠睾丸组织ROS水平升高,激活内质网特异的CHOP/Caspase12信号通路,最终激活Caspase3。
- 王乾兴于明明李姣路健汤贤春张先平
- 关键词:氯化锰生精细胞
- 氯化锂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激素型骨质疏松的防护作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氯化锂(LiCl)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小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和LiCl组。骨质疏松模型组及LiCl组小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0mg/kg),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LiCl组小鼠在注射地塞米松同时通过饮用水给予LiCl(200mg/kg)。处理5周后处死小鼠做骨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活性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鉴定体内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情况;用H-E染色鉴定骨组织形态。同时取小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用钙黄绿素荧光标记实验鉴定新骨形成能力,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骨吸收情况。结果 LiCl组小鼠体内活性β-catenin蛋白水平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其骨量、骨小梁数量、骨小梁间隙及骨密度均得到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黄绿素荧光标记实验证实LiCl组小鼠新骨形成能力比骨质疏松模型组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对照组。TRAP染色证实各组小鼠骨吸收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口服LiCl能有效激活体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新骨形成,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骨丢失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 刘兴宇王乾兴路健刘南君汤贤春李姣
- 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氯化锂糖皮质激素类骨质疏松新骨形成
- BMP-2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BMP)2与Wnt/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将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分为五组:A组用正常培养基培养,B组用成脂诱导液IFMD(含有吲哚美辛10μg/ml、10%FBS、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0.5mmol/L和地塞米松1mmol/L)处理,C组在IFMD处理的同时加入BMP-2 100ng/ml,D组在IFMD处理的同时加入氯化锂(LiCl)20mmol/L,E组在IFMD处理的同时加入BMP-2 100ng/ml和LiCl 20mmol/L。处理第8天,用ALP染色及油红O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分化情况;处理第2、4、8天,检测Ⅰ型胶原(Col1a1)、骨钙素(Ocn)以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脂肪酸结合蛋白(aP2)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C/EBPα在各组细胞中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A组无ALP及油红O阳性细胞,B组有大量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E组细胞ALP活性最高。与B组比较,C组和E组Runx2、Col1a1和Ocn mRNA表达较高(P<0.05或P<0.01),C组、D组和E组C/EBPα、aP2和Glut4mRNA表达较低(P<0.05或P<0.01)。E组C/EBPα启动子区出现较高的甲基化水平,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C/EBPαmRNA表达升高(P<0.01),大部分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在易成脂的病理微环境中,BMP-2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单独作用均不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分化,需要两者协同作用才能使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具体机制与C/EBPα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
- 李姣汤贤春程小玲蒋晓红王乾兴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骨形成蛋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