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术)和对照组(开放术)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1周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等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和Cobb角。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和Cobb角2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钉术治疗脊柱骨折,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预后,值得推荐。
- 燕东展李兴晶
- 关键词:脊柱骨折
- TEG和CCT相关参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和传统凝血试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相关参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43例患者纳入静脉血栓组,将未发生静脉血栓的94例患者纳入非静脉血栓组。于术后的第3 d采用TEG和CCT评价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TEG和CCT相关参数,采用ROC评估TEG和CCT相关参数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血栓组和非静脉血栓组的α角、描记图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α角、描记图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D-二聚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描记图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α角、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882、0.831、0.713、0.628和0.599。描记图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α角的AUC大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AUC(P<0.05)。结论TEG较CCT相关参数诊断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效能更佳。
- 李兴晶王志震燕东展
- 关键词:静脉血栓下肢CCT全膝关节置换
- ABC-X模型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基于ABC-X模型为理论框架,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M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疾病认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得分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得分与APGAR、疾病认知、PSSS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基于ABC-X模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得分为(29.06±8.64)分,APGAR得分为(7.81±1.65)分,疾病认知得分为(47.13±11.81)分,PSSS得分为(54.78±11.96)分。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人均收入、是否共病、病程、是否规范使用抗风湿性药物、是否达标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费、存在共病及疾病认知能力差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的危险因素(P<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6年以上、规范使用抗风湿性药物、达标治疗、高APGAR和PSS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ABC-X模型结果显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共病、疾病认知可能是通过影响压力感知进而影响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规范使用抗风湿性药物、达标治疗、APGAR、PSSS是通过调动支持性资源来影响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得分偏下;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基于ABC-X模型综合个人、家庭、社会等多层面制定干预方案,以期提高疾病管理能力,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兴晶孙博郭旖旎周恩昌谷海英张丽娜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管理影响因素
- 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晨起空腹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 mg/次,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舒筋活血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与Harris评分及血清脂联素(ADP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下降,而WHOQOL-BREF评分和Harris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RACP-5b水平显著下降,而血清ADPN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且并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 王志震李兴晶高澍
- 关键词:舒筋活血片阿仑膦酸钠片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白细胞介素-1Β
-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微创置钉在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观察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微创置钉在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2—2020-03采用手术治疗的93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其中45例术中采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微创置钉(3D打印组),48例术中在C型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穿刺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8(11~3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导针穿刺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也更少,而且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C型臂X线机透视辅助徒手置钉比较,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微创置钉应用于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中安全、有效,有助于减少导针穿刺次数与X线透视次数,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 都芳涛康超方继锋路新震李兴晶侯耀鹏李广义
-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内固定
- 基于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的全程管理在OVCF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0年
- 探讨基于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的全程管理在OVCF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2月我科收治的经微创手术治疗的OVCF 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的全程管理。为期3个月,期间采用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等比较两组衰弱程度、健康教育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治疗依从性、骨折后生存质量情况以及二次骨折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衰弱评分、健康教育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治疗依从性、骨折后生存质量均有显著改善(P<0.05)。二次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的全程管理能显著提高OVCF患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改善骨折后生活质量,但不能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
- 刘清宁李兴晶韩文莉王书丽孙明霞
- 关键词:FLS骨质疏松骨折
- NEWS预警系统联合前瞻性护理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 2020年
- 探讨NEWS预警系统联合前瞻性护理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7月在骨创外科住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2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NEWS预警系统联合前瞻性护理路径进行干预。为期12周,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通过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NEWS预警系统联合前瞻性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李兴晶刘清宁王瑛
- 关键词:前瞻性护理老年髋部骨折
- 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铁剂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EPO)联合铁剂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联合应用重组人EPO与铁剂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血红蛋白、术后总输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出院后汇总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平均输血量为(95.4±15.8)ml,低于对照组的(178.4±7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应用重组人EPO联合铁剂能快速提高术后血红蛋白,减少术后输血及异体输血风险,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郭永贤宋世江李兴晶
-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素转子间骨折输血量贫血
- 加速康复护理中术前糖预处理对下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 2020年
-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中术前糖预处理对下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创外科下肢骨折行手术患者治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术前糖预处理),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主观舒适度、胃肠道反应、焦虑情绪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主观舒适度(饥饿、口渴、疲劳和虚弱)和满意度(92.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6%)、术前VAS评分(49.14±3.64)分和术后VAS评分(52.10±3.12)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排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评估加速康复护理中术前糖预处理能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 李兴晶燕东展
- 关键词:下肢骨折负性情绪
- 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以2014年1月后急诊科收治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5年4月改进前8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路径管理,指导临床救护;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89例纳入观察组,执行个案追踪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解决急诊科积极药品心电图有时准备不足、急诊科救护的效率有待提高、交接不够迅速、用药合理水平等救护问题。结果观察组接受呼叫到确诊时间,接受呼叫到溶栓时间,入院到血管介入治疗时间,入院恢复再灌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可获得更丰富的AMI救护个案证据,从而分析需要改进的问题,作为持续改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王丹朱传英李兴晶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