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纤维化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炎
  • 1篇凋亡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点
  • 1篇早期诊断价值
  • 1篇增殖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炎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患者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鳞癌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赵华山
  • 1篇高社干
  • 1篇薛玲玲
  • 1篇李小珍
  • 1篇张瑞
  • 1篇姜陵
  • 1篇冯丹丹
  • 1篇张小博
  • 1篇马鹏飞

传媒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食管疾病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MRI影像特点及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分析剖宫产切口妊娠(CSP)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CS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MRI影像特点,并比较不同分型CSP的影像特征参数及临床结局。结果 CSP的MRI影像特点为妊娠物于子宫前壁疤痕处种植。囊状孕囊13例,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环形薄壁强化。包块状孕囊21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环形厚壁强化。孕囊着床位置的疤痕最小厚度为(3.61±1.12)mm,孕囊、疤痕相交处长度(19.46±9.74)mm,孕囊面积大小为(643.36±197.65)mm2。血供丰富20例,血供缺乏14例。外生型20例,内生型14例;相比于内生型,外生型具有更小的疤痕厚度及孕囊面积、更大的孕囊与疤痕相交处长度(P<0.05),且孕囊周边血供丰富的比例更高(P<0.05)。相比于内生型,外生型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比例及清宫术出血量更大,β-HCG转阴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的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且外生型与内生型影像特征参数及临床结局存在差异,MRI检查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韦昕芳赵华山姜陵薛玲玲张瑞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妊娠
强肝胶囊联合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肝纤维化和血清氧化应激、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细胞角蛋白18片段M30(cytokeratin 18 fragment M30,CK-18 M3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4例NAS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双环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强肝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肝/脾CT值比值、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测量(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AST与血小板(platelets,PLT)比值指数(AST/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以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8-异前列腺素F_(2α)(8-iso-prostaglandin F_(2α),8-iso-PGF_(2α))、IL-18、CK-18M30水平。结果观察组的ALT、肝/脾CT值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73.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52.38%),P<0.05。治疗后,2组的ALT、AST、TC、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脾CT值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均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LSM值、FIB-4、APRI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均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GPx水平均上升(P<0.05),血清8-iso-PGF_(2α)、IL-18、CK-18 M30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G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8-iso-PGF_(2α)、IL-18、CK-18 M3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级不良反应率[7.14%(3/42)]与对照组[4.76%(2/42)]比较,差异无统�
李小珍冯丹丹赵华山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强肝胶囊双环醇片肝纤维化白细胞介素-18
血清miR-143、miR-21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miR-143、miR-21对早期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9例作为疾病组(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肝纤维化分期≤S1期);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清miR-143、miR-21表达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miR-143、miR-21是否为影响早期HBV相关性肝纤维化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143、miR-21对早期HBV相关性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ALT、AST、ALP、γ-GT、TBil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S0期、S1期miR-143、miR-21相对表达量更高(P<0.001);与S0期患者比较,S1期患者miR-143、miR-21相对表达量更高(P<0.001);早期肝纤维化患者AST、ALP、miR-143、miR-21水平及HBV-DNA病毒载量>1×10^(7)copy/mL占比均高于无纤维化患者,ALB水平低于无纤维化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21、miR-143、HBV-DNA病毒载量>1×10^(7)copy/mL、ALP是影响早期相关性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iR-143、miR-21联合诊断早期HBV相关性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约登指数与AUC优于单独诊断。结论miR-143、miR-21在CHB患者血清中异常高表达,是影响早期HBV相关性肝纤维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对HBV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张小博赵华山马鹏飞
关键词:MIR-143MIR-21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谷氨酰胺转运载体SLC1A5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转运载体SLC1A5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对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和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30、KYSE70、KYSE140、TE1)中SLC1A5的表达水平。在SLC1A5高表达的KYSE70细胞中采用CRISPR/Cas9方法敲除SLC1A5,采用CCK8测定和划痕实验检测对照、敲除SLC1A5和使用SLC1A5抑制剂V-9302后KYSE7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GSH/GSSG试剂盒检测对照、敲除SLC1A5和使用SLC1A5抑制剂V-9302后KYSE70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情况。结果SLC1A5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70中高表达,与正常食管上皮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SLC1A5敲除或被抑制的KYSE70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未处理细胞(P<0.05),处理组划痕的迁移面积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少(P<0.05),处理组的GSH/GSSG比率较未处理组的显著降低(P<0.05)。结论SLC1A5在ESCC细胞系中表达增高,抑制SLC1A5可降低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与谷氨酰胺代谢,SLC1A5可能是食管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赵华山张旭东陈乐乐金星周克旭杜越高社干张秀森
关键词:食管癌增殖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