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莹莹

作品数:2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血吸虫
  • 13篇吸虫
  • 11篇小鼠
  • 9篇日本血吸虫
  • 9篇纤维化
  • 6篇血吸虫感染
  • 6篇吸虫感染
  • 5篇注射
  • 5篇肝纤维化
  • 4篇血吸虫病
  • 4篇吸虫病
  • 4篇虫病
  • 3篇蛋白
  • 3篇休克
  • 3篇早期肝纤维化
  • 3篇日本血吸虫感...
  • 3篇热休克
  • 3篇热休克蛋白
  • 3篇热休克蛋白4...
  • 3篇尾静脉

机构

  • 23篇江苏省血吸虫...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杨莹莹
  • 14篇周永华
  • 9篇许永良
  • 6篇余传信
  • 6篇宋丽君
  • 6篇范小琳
  • 3篇赛雪
  • 2篇熊春蓉
  • 1篇周春刚
  • 1篇张键锋
  • 1篇张英
  • 1篇杨坤
  • 1篇沈丽娟
  • 1篇周伟

传媒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诱导的早期肝纤维化小鼠热休克蛋白47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诱导的早期肝纤维化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探讨青蒿琥酯抑制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感染模型组、感染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等3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鼠经腹部皮肤贴壁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1)条,健康对照组不感染。感染后第6周,用吡喹酮300 mg/kg 2日疗法杀虫,同时感染治疗组小鼠按60 mg/kg剂量每天腹腔注射0.3 ml青蒿琥酯,连续2周;感染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3 ml。治疗结束次日,各组小鼠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采血,应用ELISA检测血清HSP4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含量,取小鼠肝、脾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部分肝组织,应用碱水解法检测肝羟脯氨酸含量。取部分肝组织,用10%多聚甲醛固定,行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胶原增生情况。取部分肝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HSP47 mRNA、Ⅰ型胶原α1链mRNA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小鼠肝脏指数为(4.72±0.52),低于感染模型组(10.50±0.57)和感染治疗组(8.31±0.52)(P <0.01),感染治疗组小鼠肝脏系数与感染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健康对照组小鼠脾脏系数为(0.38±0.04),低于感染模型组(2.41±0.44)和感染治疗组(2.26±0.06)(P <0.01),感染治疗组小鼠脾脏系数与感染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治疗组小鼠肝脏肿大程度和表面虫卵结节较感染模型对照组轻、小。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感染治疗组小鼠肝脏肉芽肿大小和胶原纤维面积均较感染模型组小,感染模型组胶原增生面积为(25.78±2.61)%,高于感染治疗组的(6.87±3.54)%和健康对照组的(1.19±0.18)%(P <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治疗组小鼠血清HSP47、 TGF-β1含量分别为(169.81±20.94) pg/ml、(20.82±1.90) ng/ml,�
周永华徐辰杨莹莹周春刚梅丛进赛雪许永良杨俊齐沈丽娟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47青蒿琥酯肝纤维化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下调IL-17抑制尘螨过敏性哮喘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屋尘螨(HDM)诱导的过敏性哮喘的抑制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C57BL/6J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5周后用HDM按30μl/只剂量诱导哮喘,同时设立野生型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待诱导哮喘后17 d解剖小鼠,收集肺泡灌洗液,用Kwik-Diff染色后作炎症细胞分类并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17水平。取一侧肺组织行石蜡切片,PAS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Trizol试剂提取另一侧肺组织总RNA,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otaxin、Gob-5等炎症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单纯HDM诱导组相比,血吸虫感染可显著降低HDM诱导的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数量及IL-17水平显著低于单纯HDM诱导组(P均<0.05)。荧光定量PCR检测血吸虫感染小鼠肺组织中HDM诱导炎症相关因子Eotaxin、Gob-5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可通过下调IL-17细胞因子水平抑制HDM诱导的过敏性哮喘。
杨莹莹梅丛进董盼盼宋丽君周永华许永良余传信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感染过敏性哮喘IL-17
不同品系小鼠对日本血吸虫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比较研究
目的 复制理想的肝纤维化模型是探讨人类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进行临床研究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的基本保证。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小鼠己成为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在有关肝纤维化的系列科学研究中,小鼠已是科...
周永华杨莹莹熊春蓉梅丛进穆莎莎范小琳许永良
关键词:肝纤维化日本血吸虫小鼠
气管内注射给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管内注射给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主要包括腹腔注射装置和气管内注射装置;腹腔注射装置包括小鼠限位箱和与其适配的限位塞头,在小鼠限位箱的中部上方设有小鼠限位装置,在小鼠限位箱的后端下部横向等距离设有数道弧形的注...
杨莹莹 杨俊齐 董盼盼 梅丛进
文献传递
非典型蛋白激酶C对Th1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免疫调节在免疫生理及免疫病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免疫学的热点,如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变态反应等,均与免疫调节失衡有关。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等...
杨莹莹
关键词:PKCTH17细胞哮喘尘螨
文献传递
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小鼠热休克蛋白47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青蒿琥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壁皮肤贴片感染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动物模型.3...
周永华梅丛进赛雪穆莎莎杨莹莹范小琳张英周伟许永良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47青蒿琥酯肝纤维化日本血吸虫
一种适用于连续加样的移液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连续加样的移液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活塞组件、推送装置和进样组件,以及设在壳体外的计数组件;进样组件包括样品管、出液泵和液体导出管,液体导出管与出液泵泵口贯通连接,液体导出管垂直伸出至壳体...
梅丛进余传信杨莹莹宋丽君董盼盼周永华于汉寿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包括底盘和固定在其内的解剖板,在解剖板的四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鼠爪固定装置,在解剖板的主解剖面上等距离分布数条内凹且沿解剖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残液疏通槽,在底盘底面上设有一个出液口,...
梅丛进杨俊齐董盼盼杨莹莹周永华
一种辅助进行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辅助进行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的装置,包括底板、外部腔体、内部容置腔和调节塞板,外部腔体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底板上方,内部容置腔设在外部腔体内,调节塞板设在内部容置腔的前侧;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董盼盼杨俊齐梅丛进杨莹莹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进程中TGF-β1和HSP47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进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和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 HSP47)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5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1)条,对照组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处理。分别于感染后4、6、8、10周和12周等5个时间点,各取5只小鼠肝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小鼠血清中HSP47和TGF-β1含量,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增生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GF-β1、HSP47、I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日本血吸虫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浓度和肝组织中TGF-β1 mRNA、HSP47 mRNA、COL1A1 mRNA表达水平均随纤维化进展而渐次升高。小鼠感染后6周,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含量分别为(179.26±29.87)pg/mL和(22.37±5.21)ng/mL,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150.29±34.91)pg/mL和(18.54±7.78)ng/mL(P均<0.05)。肝组织中HSP47 mRNA、COL1A1 m RNA、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6±0.04)、(1.17±0.06)和(0.64±0.13),均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0.23±0.03)、(0.20±0.02)和(0.38±0.02)(P均<0.01)。结论 TGF-β1和HSP47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进程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进程一致,且随I型胶原的增多呈升高趋势;HSP47有望成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新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周永华徐辰杨莹莹梅丛进董盼盼赛雪许永良范小琳杨俊齐沈丽娟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47转移生长因子-Β1I型胶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