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紫涵

作品数:1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北京人艺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介
  • 1篇氮磷
  • 1篇当代戏剧
  • 1篇挡板
  • 1篇缔结
  • 1篇电视剧
  • 1篇调查性
  • 1篇调查性报道
  • 1篇调查性新闻
  • 1篇新闻
  • 1篇新闻奖
  • 1篇虚空
  • 1篇仪式
  • 1篇艺术剧院
  • 1篇营养化
  • 1篇邮报
  • 1篇指导老师
  • 1篇杀菌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李紫涵
  • 3篇刘梦媛
  • 3篇赵金博
  • 2篇冯成洪
  • 1篇田卉群
  • 1篇许映军
  • 1篇李蕾芳
  • 1篇徐粒

传媒

  • 2篇四川戏剧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当代电影
  • 1篇大学生
  • 1篇艺术评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平滑美学:数字技术之下当代戏剧观看机制变化
2025年
数字技术革新之下的戏剧为“看”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特别关注数字社会及新媒介对观看机制的塑造,以及观看对剧场的改造。韩炳哲认为,数字技术推动下的隐私社会导致仪式与表演空间的消失,大众的审美变得平滑。戏剧的观看建立在消费之上,围绕着消费观念展开,观看机制使得戏剧审美趋向于平滑美学。戏剧在这种观看机制下以自身的“活性”特质为平滑审美创造出一种修正的可能性。本文着重探讨三个问题:在数字技术之中的剧场变化生成了怎样新的观看机制?剧场中的观看机制如何影响了剧场的发展与实践?新的观看机制下观者如何彰显其能动性?
李紫涵
关键词:数字技术剧场数字社会
“缔结的虚空”——国产电影创意维度拓展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旨在以近两年引起广泛关注、获得较高票房、非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影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创意层面所进行的创新实践。本文尝试借用“缔结的虚空”这一概念,描述中国电影创作所拓展和进入的非现实主义的创作领域,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原型形象、儒家伦理情感、重大历史背景、现实生活质感、西方经典文学电影意象等等,都被创作者移情、投射进来,与创新叙事相缔结,超越了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尽管褒贬不一,但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观众的共鸣,实现了传统文化向当下的“移情”与“唤醒”。
田卉群李紫涵
关键词:超级玩家
一种杀菌保温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杀菌保温箱,包括:箱体、箱盖、臭氧片、加热器和控制器,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通过铰链和卡扣连接,所述臭氧片设置在所述箱体一内侧壁上,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另一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器、臭氧发生器、...
赵金博许映军李蕾芳张琬琰刘梦媛李紫涵
文献传递
学生版《雷雨》一场“北国”的探险
2023年
2023年6月5日,第一次得知可以去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演出,是在我作为新任的剧社指导老师参加北师大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大团小团手拉手”的签约仪式上。人艺艺术处的吴文霞处长问我:“北国剧社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来就是想真正帮到你们。”我小心翼翼地说:“吴老师,我们缺演出机会。”“那就来曹禺剧场演出吧!”从会议室出来,我激动地给数十个好朋友发了微信,很快,这个消息在北国剧社的通知群里炸开了锅。
李紫涵
关键词:北京人艺《雷雨》签约仪式手拉手指导老师
一种农田氮磷回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氮磷回收装置,包括底板(3),在底板(3)上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相对放置;在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间设置有多个过滤过滤海绵(5),第一挡板...
赵金博冯成洪李紫涵刘梦媛余宇胡俊梅
文献传递
水门下的调查——从《总统班底》看调查性新闻
2018年
电影《总统班底》改编自华盛顿邮报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的同名自传,两位记者从1972年6月17日詹姆斯·麦科德等5人闯入位于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开始,一直到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辞职,对整个水门事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受到大众的高度关注,水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也在1973年5月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作为新闻的一部分,为公众了解信息、了解社会带来了便利;同时作为大众媒介的一种形式,其自诞生以来所具有的信息量大、揭示社会现实深刻等特点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李紫涵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大众媒介水门事件华盛顿邮报
美国电视剧中的丧文化——以《百年酒馆》与《伦敦生活》为例
2018年
近年来一种"丧文化"现象依托互联网逐渐形成,与"越努力,越幸运"的传统电视剧价值观不同,一种表现颓废、麻木、悲伤等消极情感与黑色幽默的"丧文化"受到了观众们的接纳与追捧,这种特殊的亚文化在网友群体中,特别是青年网友群体中激发了共鸣,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紫涵
关键词:美剧青年互联网
废墟之下的典雅幻想——北京人艺版与央华版《北京人》演出对比研究
2024年
北京人艺版《北京人》与央华版《北京人》,不同的导演视角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版演出,两个版本均完成了各自对经典文本的独特表达。不同角度与矛盾为经典的当代解读创造了空间,对经典文本来说,唯有不停演绎才能唤起其当代活力,感召观众体悟经典,释放戏剧舞台蕴含的无限想象力。
李紫涵
关键词:《北京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赖声川
一种农田沟渠TOC或浊度监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农田沟渠TOC或浊度监测装置,包括:微控制器、显示模块及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发射单元,第一检测单元,转换单元,第二检测单元,温度补偿单元;微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第一检测信号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
赵金博冯成洪徐粒刘梦媛常悦心李紫涵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