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乳头
  • 2篇逆行
  • 2篇逆行胰胆管
  • 2篇逆行胰胆管造...
  • 2篇内镜
  • 2篇内镜逆行
  • 2篇内镜逆行胰胆...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胰管
  • 1篇胰管支架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预后
  • 1篇造影术

机构

  • 4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杨谦
  • 2篇李江涛
  • 2篇邵文华
  • 1篇李艳艳
  • 1篇熊少敏
  • 1篇刘金材
  • 1篇周文杰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结肠途径治疗仪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结肠途径治疗仪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结肠途径治疗仪保留灌肠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6.5%;症状评分分别为(2.51±1.56)分和(3.65±2.1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结肠途径治疗仪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显著。
杨谦
关键词: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九江地区食管鳞癌患者HPV感染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将分析本地区HPV状态在ESCC中对预后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HPV 16/18的原位杂交和p16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总共109个ESCC标本。分析HPV阳性和阴性组患者5年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中HPV阳性这个变量的风险比(OR)。结果 109例ESCC患者中有28.44%检测到HPV,所有阳性病例均为HPV-16。31个HPV阳性肿瘤中有26个(83.87%) p16染色呈阳性。HPV感染患者的5年OS率更高(67.3%vs 42.8%,P<0.05),并且死亡风险降低62.1%(调整后的OR=0.39,95%CI=0.15到0.81,P=0.020)。结论 九江地区HPV感染可能是导致ESCC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且是ESC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李江涛邵文华周文杰余莲英杨谦
关键词:食管鳞癌人类乳头瘤病毒预后
胰管支架及双氯芬酸在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中的预防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联合双氯芬酸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并评估其对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胰管支架+双氯芬酸肛塞)和双氯芬酸组,各106例。胰管支架采用4~7 cm短支架,双氯芬酸组于术前1 h及术后予50 mg双氯芬酸。观察对比两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VAS评分、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WBC、CRP及ERCP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无胰腺炎人数多于双氯芬酸组,住院时间短于双氯芬酸组(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淀粉酶、CRP均升高,联合组血清淀粉酶、CRP低于双氯芬酸组(P<0.05)。两组WBC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3%,低于双氯芬酸组的13.21%(P<0.05)。结论:胰管支架联合双氯芬酸可协同降低高危患者胰腺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改善炎症指标并缩短住院时间,未明显增加患者疼痛,且降低了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作为ERCP术后胰腺炎的一线预防策略。
杨谦熊少敏邵文华冯青燕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腺炎胰管支架双氯芬酸高危人群
钛夹辅助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8例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胆管插管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对照组患者仍尝试传统技术插管,直至插管成功或放弃。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胆管插管困难患者ERCP时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能够缩短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的插管时间,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
李艳艳刘金材李江涛杨谦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