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志 作品数:6 被引量:24 H指数:1 供职机构: 日照市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两种类型的单髁平台假体对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日照市中医医院期间住院的164例患者,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106例符合要求的因膝骨关节炎行单髁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固定平台、活动平台假体组各53例。比较手术前后HSS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膝关节活动度、假体角度等相关指标,以评价两组患者早期恢复情况。结果于2024年10月对患者进行末次随访,共随访25~69个月,平均(50.89±14.33)个月。两组患者在术后3 d的HSS评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股骨假体外翻角及胫骨假体后倾角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VAS评分、术后7 d及以后HSS评分、术后ROM、FJS、术后股胫角、胫骨假体内翻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平台假体保保留骨量更多,但假体安放位置要求更精确;固定平台假体截骨较多,容错率较高。术者熟练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术后,两种单髁假体具有类似的疗效,术后功能均恢复良好。 董国华 刘玉龙 王德志 朱明 宋凤玲 张海宁 林庆波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 微创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创单髁置换术(mini invasive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MI-UKA)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nteromedial osteoarthritis,AM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AMO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HTO治疗,观察组行MI-UK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7.53±1.49)分、(2.61±0.45)分、(0.65±0.14)分、(21.26±3.26)分,低于对照组的(23.44±2.62)分、(3.62±0.67)分、(1.02±0.29)分、(27.54±3.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65,8.849,8.125,9.019;P均<0.05)。术后,观察组关节屈曲、外展、后伸及内收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UKA治疗AMOA效果更佳,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增加关节活动度,安全可靠。 辛全超 孟虎 王德志 张凯三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功能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既往7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侧肢体骨折,对侧肢体无明显外伤,其中39例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39例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患者均随机选取,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关节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环形外固定器组的疗效优良率为89.74%,明显高于单臂外固定器组的69.23%(P<0.05);相对于单臂外固定器组,环形外固定器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环形外固定器组的踝关节功能(疼痛、功能、步态与活动度)评分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应用于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闫秀中 王燕 焦绍锋 王德志 秦泗河 王金国关键词:胫腓骨折 开放性骨折 伊利扎罗夫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行四关节置换及双髋翻修一例报道 2025年 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人,因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后发生多关节骨坏死,于日照市中医医院先后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后期因左侧THA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行左侧全髋关节翻修术,因右侧TH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行右侧全髋关节一期翻修术,经过系统完善的围手术期治疗,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董国华 王德志 宋凤玲 李胜 刘玉龙 张海宁 林庆波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假体周围感染 2016年—2022年日照地区因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病例的特征及趋势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日照地区2016年—2022年因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例资料,并探讨患者特点的变化,为未来制定卫生保健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日照市人民医院、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因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每年手术例数、性别比例、年龄构成、平均住院日等信息。结果:因膝骨性关节炎共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2955例,且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55岁以上患者占比达97.3%,其中65~6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女性患者2172例(占73.5%),多于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1±6.6)岁,年龄范围39~95岁,大部分病例集中在60~75岁范围,占比74.6%。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日照地区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55岁以上患者为主,并且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 刘玉龙 董国华 王德志 朱明 王明亮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性别 平均住院日 膝骨关节炎和肌肉减少症对中国中老年人跌倒风险的独立和联合作用 2025年 目的评估膝骨关节炎和肌肉减少症对中国中老年人跌倒风险的独立和联合效应。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提取2011年基线数据,9年随访期间记录跌倒事件,建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膝骨关节炎和肌肉减少症对跌倒风险的独立和联合效应,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037例研究对象,共3627例研究对象在随访期内发生跌倒事件,跌倒发生率为4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膝骨关节炎(HR=1.51,95%CI:1.38~1.65)和肌肉减少症(HR=1.25,95%CI:1.11~1.40)均是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作用分析中,以非膝骨关节炎/非肌肉减少症组为参照,非膝骨关节炎/肌肉减少症组(HR=1.25,95%CI:1.09~1.42)、膝骨关节炎/非肌肉减少症组(HR=1.51,95%CI:1.37~1.67)和膝骨关节炎/肌肉减少症组(HR=1.83,95%CI:1.46~2.29)跌倒风险均增加,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结论膝骨关节炎和肌肉减少症均会增加中老年人的跌倒风险,两种疾病的联合作用对跌倒风险的影响高于各自的独立作用,对患有膝骨关节炎和肌肉减少症的中老年人应加强跌倒预防,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并结合其他跌倒预防措施以有效降低我国中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王德志 蒲文荣 朱明 马超 刘玉龙 孟虎关键词:中老年人 膝骨关节炎 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