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彤
- 作品数:41 被引量:727H指数:16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干预模型构建被引量:61
- 2016年
- 学习分析是利用预测模型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析、预测学习者未来表现并发现潜在问题以实施干预的技术。在学习分析过程中,学习干预作为与教学过程直接相联的部分,是改善、提升学习成效的关键。然而,当前国内外已有的学习干预方面的相关研究大多从微观层面上列举了部分干预措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考虑。该研究构建了基于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的、以干预引擎为核心的"状态识别—策略匹配—干预实施—成效分析"四环节循环结构干预模型,该模型主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类型、学习进度水平、学习互动水平、学业成就水平四方面的状态特征,并针对这四方面的状态水平设计了具体的干预策略、干预时机以及干预方式,以期为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干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 李彤彤黄洛颖邹蕊武法提
- 关键词:干预模型干预策略
- 从“机械还原”到“有机整体”: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生态转向被引量:14
- 2017年
- 远程教育的现实发展高度依赖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然而,当前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多持"机械还原"取向,这导致网络学习环境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态缺失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深入调研与分析,发现网络学习环境生态缺失主要表现在开放性、互动性、适应性、进化性缺失四个方面;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存在的"机械还原取向"表现为"物"化设计("物"化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线性化设计(信息/知识的"传—受"式设计,"以管理为中心"的设计)、割裂化设计、静态化设计(重静态搭建、轻动态管理,重预设、轻生成,"一刀切"的设计)四个方面。生态学的"有机整体论"以其"开放、有活力、可持续进化、动态平衡"的观点,为变革传统的"机械还原"取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在有机整体论思想指导下,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哲学起点转向生态主义的"互动整体论",系统观由静态化的机械系统转向以复杂联系、给养关系、生态平衡为核心特征的生态系统,设计观由割裂化的要素设计转向学习者与学习活动动态匹配的给养设计。
- 李彤彤武法提
-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生态给养
- 基于Blog的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Blog以其个性化与集体性合一,开放性与交互性合一,零成本、零技术与零编辑合一三大特点,成为优于QQ,E-mail,BBS,个人主页及专题学习网站的第六种教学辅助工具。分析了Blog的特征,阐述了Blog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应用领域,提出了基于Blog的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策略。
- 秦小喜马秀峰李彤彤
- 关键词:BLOG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辅助工具
- 给养视域下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结构新解被引量:28
- 2016年
- 给养作为环境的使用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存在,代表既与有机体相关又与环境相关的意义,同时也潜在地提供了一种弥合技术和教学之间的鸿沟的途径,对于解释学习者与网络学习环境之间的生态化交互结构与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给养的视角来看,学习者与网络学习环境之间存在着自然相关、动态适应的生态化互动关系,共同构建网络学习的生态系统。文章从给养分类的视角,建立网络学习环境的给养结构。给养的分类,第一层面是对真实的给养和可感知的给养的区分;第二个层面是对功能给养、感官给养、认知给养、物理给养的区分;第三个层面则是对教育的、社会的、技术的给养的区分;还有正面的和负面的给养。该结构试图展现网络学习环境中给养的层次与类型,也就进一步规定了环境的功能,并对给养的设计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
- 李彤彤武法提
-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给养
- 远程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方法与可行性验证被引量:2
- 2017年
- 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既是实现远程差异化教学的基础,也是一项面向教学实践的操作性技术。前期研究虽然从微观视角提出了远程教学目标差异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但体现其差异化的可操作性并不强。因此,如何优化远程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增强其可操作性,是推进开展远程差异化教学的关键。远程教学目标差异化设计的优化路径应围绕设计流程的四个核心环节——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终点目标设计以及使能目标确定,然后细化每一步骤独特的分析与操作方法,更加突出对目标差异化设计要素的考虑。其中,学习内容分析是行为目标与生成性目标差异化设计的基础,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学习偏好与初始水平的确定,终点目标设计旨在建立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特征之间的匹配关系,使能目标确定表现为初始水平与终点目标之间的差距。以"C++函数"为例,针对不同远程学习者设计的差异化教学目标实践表明,该差异化设计方法不仅与前期研究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理论,而且为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操作以及相应支持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 武法提李彤彤
- 关键词:远程学习设计方法
- 技术支撑教育活动系统演变的可能性探讨
- 技术影响教育的过程与规律问题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核心,本研究将教育视为一个活动系统,采用历史研究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技术对教育活动系统的影响,旨在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全面、合理地认识技术所起到的作用...
- 李彤彤武法提
-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变革
- 文献传递
- 论基于WebX.0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被引量:9
- 2014年
- WebX.0正由连接信息的简单网页发展为连接人类智慧的愈加复杂和智能的元网络(Meta Web),这对传统的由"教"的一方驱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提出了挑战。对环境整体而言,环境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有利于维持其可持续发展;对学习者而言,当学习者面对多种网络组成的复杂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学习环境时,根据自身的需求构建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是促进其学习的最有效方式。因此,WebX.0时代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应当以创设网络学习生态和利于学习者构建PLE为目标,以学习者的需求为起点,提高"以学习者为中心"、"标准化"、"一体化"、"开放化"的程度,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在复杂网络学习环境中通过构建PLE进行的有效学习。
- 李彤彤武法提
-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学习环境设计
- 新时期文艺政策与形象创作关系论——以农民形象演变为个案研究
- 文艺政策是政治指导文学的具体化规定与对策,而形象创作则是文学呼应政治规定的创造性活动。文艺政策与形象创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治与文艺的关系。新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充盈着变化和创新的时期,文艺政策宽松,作家富有创新...
- 李彤彤
-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文艺政策
- 文献传递
- 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探究被引量:23
- 2010年
-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再现和延伸,是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正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建设的意义,并从目标、原则、内容及策略方面提出了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模式,以期对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 马秀峰李彤彤
-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 生成性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随着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发展,"生成性目标"以及由来已久的"生成性教学思想"在网络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提倡,这也深刻影响着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生成性目标是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目标,是问题解决的结果,强调在学习者与问题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目标,是过程取向的目标。生成性目标导向下,学习的"定向点"即为问题解决,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以问题解决活动为主线,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均服务于问题解决活动这一核心。问题解决活动设计可以分为问题情境设计、问题框架设计、问题表征设计、评价方案设计四个基本环节。与此对应,生成性目标导向下的结构化学习资源包括问题情境材料、问题、知识库、背景材料、策略库、问题解决样例、案例库;非结构化资源包括博文、帖子、评论信息、状态记录等。
- 武法提李彤彤
- 关键词:生成性目标网络学习环境学习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