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草
-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对胚胎非整倍体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 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非整倍体检测(PGT-A)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n)对胚胎非整倍体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PGT-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低龄(<35岁)与高龄(≥35岁),根据Gn累积使用量分为≤2 250 U、>2 250 U,根据获卵数分为1~5个、6~10个、11~15个、≥16个,比较不同患者间的胚胎非整倍体率及PGT-A临床结局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Gn累积使用量与胚胎非整倍体及活产率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402个周期(338例患者)、1 883个胚胎纳入本研究。(1)在低龄患者中,Gn≤2 250 U者的胚胎非整倍体率为52.5%(304/579),与Gn>2 250 U者的48.6%(188/3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0,P=0.232);在高龄患者中,两者的差异[分别为57.9%(208/359)、60.6%(319/526)]同样无统计学意义(χ^2=0.649,P=0.420)。(2)在低龄患者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的患者胚胎非整倍体率为50.3%(158/314),GnRH激动剂长方案者为50.0%(121/242),GnRH激动剂短方案者为52.1%(207/397),黄体期方案者为6/13,各方案间无差异(χ^2=0.482,P=0.923);在高龄患者中,各卵巢刺激方案间的差异[分别为60.8%(191/314)、58.4%(132/226)、59.2%(199/336)、5/9]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10,P=0.938)。(3)在低龄患者中,获卵数1~5个者的胚胎非整体率为37.9%(11/29),6~10个者为54.0%(94/174),11~15个者为52.5%(104/198),≥16个者为50.1%(283/565),均无差异(P=0.652);但在高龄患者中,胚胎的非整倍体率分别为73.6%(89/121)、57.5%(119/207)、56.3%(108/192)、57.8%(211/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n累积使用量与胚胎非整倍体不相关(P=0.885),女方年龄的增长会增加发生胚胎非整倍体的风险(OR=1.031,95%CI为1.010~1.054,P=0.004),获卵数的增加会减少发生非整倍体的风险(OR=0.981,95%CI为0.971~0.991,P<0.01)。(5)�
- 张晋宁王静彭红梅马慜悦王辉赵春草焦明月李晓晗姚元庆
- 关键词:促性腺素类非整倍性植入前诊断
-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病人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3年在生殖中心行助孕周期治疗的6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将2014年在生殖中心行助孕周期治疗的6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助孕治疗全过程相关内容的掌握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助孕诊疗前准备、移植术治疗前、移植术治疗中、移植术治疗后相关内容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病人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助孕病人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 舒军萍丁晓娜方辉艳丁玉莲徐静赵春草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健康教育护理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高凝趋势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背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使用促性腺激素产生的过度反应,是人工辅助生殖(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其高凝问题特点和治疗还缺乏深入探讨。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在重度OHSS患者中的变化,分析高凝状态病因及治疗预后,以指导临床更好地预防血栓形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生殖中心行ART助孕治疗后发生重度OHSS入院接受干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 ratio,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rinogen,Fib)变化程度,以及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hil,NEU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Na^(+)、血清K^(+)、尿量和胸腹腔引流液变化趋势及治疗预后。结果 共收集29例重度OHSS患者,平均年龄为(31.03±4.98)岁。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发病前相比,TT略下降,PT略上升,Fib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PTT、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INR等变化不明显;其他指标中,HCT、WBC明显升高,ALB及血清Na^(+)明显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取卵数与PT延长呈正相关(r=0.380,P=0.042),与腹腔引流液转归时间呈正相关(r=0.468,P=0.010)。29例患者均经腹腔穿刺引流、补液、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出院。结论 重度OHSS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主要归因于血容量丢失导致的血液浓缩,且病情严重程度与取卵个数呈正相关,因此针对这类患者,核心诊疗手段应为科学的补液治疗,必要时辅以肝素、降纤酶等抗凝药物对症处理�
- 王璐王璐穆莎杨怡卓杨怡卓王辉赵春草焦明月彭红梅
-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凝血功能血栓形成辅助生殖技术控制性超促排卵
-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3年在中心助孕周期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将2014年在中心助孕周期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阶段式健康...
- 舒军萍丁晓娜方辉艳丁玉莲徐静赵春草
-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对原发不孕伴反复种植失败且种植窗偏移患者的有效性研究及种植窗偏移遗传机制探索
- 2025年
-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tER)对原发不孕伴反复种植失败(RIF)且种植窗偏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并结合全外显子测序(WES)初步探索可能影响种植窗偏移的遗传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4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接受tER的原发不孕伴RIF且种植窗偏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对照比较tER前常规移植周期和tER指导的个体化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DNA进行WES,采用变异质量控制、频率过滤、功能预测及公共数据库检索,筛选可能与种植窗偏移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本研究共选取21例原发不孕伴RIF且经tER确诊种植窗偏移的患者,并从中筛选出82个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胚胎移植的周期,其中tER前44个常规移植周期、tER后38个个体化胚胎移植周期。相较于tER前的常规移植周期组,tER指导的个体化胚胎移植周期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31.58%vs.2.27%,P<0.001;23.68%vs.0.00%,P=0.001)。WES筛选出4个与种植窗偏移相关的候选基因,共鉴定到8个DNA变异[ANOS1基因:c.1464T>G(p.Ile488Met)和c.764C>T(p.Pro255Leu);ASH1L基因:c.3983A>G(p.Tyr1328Cys)和c.1833G>C(p.Leu611Phe);NPDC1基因:c.857C>T(p.Thr286Met)和c.485_486del(p.Pro162ArgfsTer50);AHNAK2基因:c.5075T>G(p.Val1692Gly)和c.5074G>A(p.Val1692Met)]。结论根据tER结果进行个体化胚胎移植可改善原发不孕伴RIF且种植窗偏移患者的妊娠结局;通过WES初步揭示了这类患者可能的遗传背景,对于未来完善相关数据库亦具有积极意义。
- 刘婷婷董明理高原杨怡卓穆莎姜竹青杨童焜杨云菲赵春草李晓晗方辉艳彭红梅
- 关键词:原发不孕反复种植失败种植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