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俊贤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乙肝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炎
  • 2篇肝硬化
  • 1篇代偿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对照治疗观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清
  • 1篇乙肝肝硬化
  • 1篇乙型肝炎肝

机构

  • 5篇安阳地区医院

作者

  • 5篇郭俊贤
  • 1篇李丽萍

传媒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观察对患者肝功能的实际影响。方法:将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应用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6.84%),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TBil、AST、ALB等肝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TBil、AS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7.89%)低于对照组(10.5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郭俊贤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肝功能
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98例作为胃癌组,同期进行胃镜检查并切除息肉的胃息肉患者77例作为胃息肉组。对比两组入组即刻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灶组织中胃癌相关增殖、侵袭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低于胃息肉组,胃泌素-17含量高于胃息肉组(P<0.05)。胃癌组病灶组织中增殖基因Gli1、Septin2 mRNA的表达量高于胃息肉组,Klotho mRNA的表达量低于胃息肉组;侵袭基因FHL2、IGF1R、FMNL2、Exosomes mRNA的表达量高于胃息肉组,GKN2mRNA的表达量低于胃息肉组(P<0.05)。相关性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力直接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发生明显改变,且含量水平可反映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力。
郭俊贤李丽萍
关键词:原发性胃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增殖
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型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健脾利湿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里急后重、黏液血便、腹痛、腹泻积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TNF-α水平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郭俊贤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型中西药合用对照治疗观察
激素治疗慢性乙肝重型肝炎倾向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激素治疗慢性乙肝重型肝炎倾向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肝重型肝炎倾向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γ-GT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治疗慢性乙肝重型肝炎倾向患者的疗效满意,可改善肝功能。
郭俊贤
关键词:激素地塞米松
鳖甲煎丸辅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p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我科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间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分2组,各62例,常规组行恩替卡韦片等常规疗法,研究组加服鳖甲煎丸辅助治疗,4 w作1疗程,共3疗程,治疗3疗程后比较其临床疗效及期间不良反应情况,采用肝功能、炎症因子、血液指标评价其对患者肝功能、AngⅡ、MMP-2等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研究组3疗程末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水平较高,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移酶水平较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较低,血清AngⅡ、MMP-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间患者均无药物有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及AngⅡ、MMP-2水平,并显著改善其肝功能。
李九清郭俊贤李亚如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鳖甲煎丸肝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