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亭亭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7篇储氢
  • 5篇课程
  • 5篇合金
  • 4篇电化学
  • 4篇教学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双相
  • 3篇双相钢
  • 3篇金属
  • 3篇活化性能
  • 2篇动力学
  • 2篇时效
  • 2篇铁素
  • 2篇铁素体
  • 2篇微观结构
  • 2篇金属材料
  • 2篇晶粒
  • 2篇课程教学
  • 2篇课堂
  • 2篇课堂教学

机构

  • 19篇内蒙古科技大...
  • 6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包钢钢...

作者

  • 19篇翟亭亭
  • 8篇张羊换
  • 5篇王海燕
  • 4篇高雪云
  • 3篇冯佃臣
  • 3篇张慧敏
  • 3篇赵莉萍
  • 3篇李瑞红
  • 2篇许剑轶
  • 2篇计云萍
  • 2篇侯忠辉
  • 2篇张国芳
  • 2篇胡锋
  • 2篇邢磊
  • 1篇赵栋梁
  • 1篇祁焱
  • 1篇孙昊
  • 1篇赵勇桃
  • 1篇葛启录

传媒

  • 2篇金属功能材料
  • 2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电化学
  • 1篇稀土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特殊钢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科技风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22年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是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在线上+线下教学环节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翟亭亭杨礼林张慧敏袁泽明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建设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22年
金属材料学作为材料学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内容。分析了金属材料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明确思政目标、结合热点时事、以事感人和激发热情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效果评价表明新的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开展专业学习,为类似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参考。
杨礼林翟亭亭李瑞红赵勇桃赵莉萍
关键词:教学建设
基于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被引量:5
2018年
从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取得进展与成效及主要经验和改革思路等方面探索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翟亭亭计云萍张慧敏
关键词:课程教学设计
La_(2-x)Sm_(x)Mg_(16)Ni(x=0.1~0.4)+100%Ni+5%石墨烯复合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2022年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炉冶炼La_(2-x)Sm_(x)Mg_(16)Ni(x=0.1~0.4)合金。将Ni粉、石墨烯和La_(2-x)Sm_(x)Mg_(16)Ni(x=0.1~0.4)合金粉球磨10 h制备出La_(2-x)Sm_(x)Mg_(16)Ni(x=0.1~0.4)+100%(质量分数)Ni+5%(质量分数)石墨烯的复合储氢合金。对复合储氢合金进行XRD分析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元素取代、添加催化剂和机械球磨多元改性对储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a_(2-x)Sm_(x)Mg_(16)Ni(x=0.1~0.4)+100%(质量分数)Ni+5%(质量分数)石墨烯复合储氢合金组成相为Ni,La_(2)Mg_(17)和La_(2)Ni_(3)相。多元改性后的储氢合金都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第一次充放电就达到了最大放电比容量。Sm的取代量x=0.3时,La_(1.7)Sm_(0.3)Mg_(16)Ni+100%(质量分数)Ni+5%(质量分数)石墨烯的复合储氢合金放电比容量最大为88.7 mAh/g;循环稳定性最好S_(50)=73.63%。随着Sm元素取代量增加,复合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HRD、极限电流密度IL和氢扩散系数D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Sm的取代量x=0.3时,其值达到最大分别为:HRD_(1500)=28.55%,I_(L)=1754 mA/g,D=1.86×10^(-10) cm^(2)。
卫振冯佃臣翟亭亭袁泽明张羊换
关键词:石墨烯电化学性能
Cr替代量对TiFe合金活化性能与储氢性能的影响
2023年
TiFe基储氢合金因其储氢性能良好,原材料价格低廉而广受人们的关注,但活化困难这个问题阻碍了其在工业领域方面的应用.为了研究Cr替代量对于TiFe合金活化过程的影响,使用真空高频电磁感应熔炼炉制备了Ti_(1.08)Y_(0.02)Fe_(0.8)Mn_(0.2-x)Cr_(x)(x=0,0.02,0.04)合金,测试合金的储氢性能并表征其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后的合金中出现的新吸氢相CrH_(2)可以在试验条件下分解,增加了试验合金的可逆吸氢量.同时,Cr替代Mn显著缩短了合金的活化时间,降低了平台压.且随着Cr替代量的增加,合金的吸氢速率也随之增加.
高鑫翟亭亭孙涵丰张巍兰勇李琛张羊换
关键词:活化性能
TiFe基合金储氢活化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TiFe基合金吸氢量大、放氢压力适中、成本低廉,可应用于太阳能、风电储能系统中,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潜力的室温储氢材料。但其活化性能很差,需在670 K、高氢压下活化后才能吸氢。针对如何改善TiFe合金的活化性能,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TiFe合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TiFe合金的相结构、氢化物相结构,TiFe储氢合金的风电储能应用研究进展;从活化特点、表面偏析、活化条件等方面对TiFe合金储氢活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归纳;从过量添加合适的Ti、过渡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替代或添加、制备工艺及表面改性等方面,总结了改善其活化性能的方法以及活化性能改善的机制。通过降低合金表面的致密性以促进氢原子快速进入合金表面、增加相界面或引入晶体缺陷以提高氢原子的扩散能力等,多方面策略联用来改善合金的活化性能,是未来TiFe室温储氢合金实际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
赵栋梁韩忠刚翟亭亭袁泽明祁焱张羊换
关键词:储氢材料TIFE合金相结构
纳米CeO_(2-x)N_x固溶体的光谱特征对其催化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二氧化铈(CeO2)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催化性能优异等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其晶格中掺杂其他离子制得CeO2固溶体,可以进一步调控CeO2的晶格大小,增加晶格缺陷浓度,从而有效提高催化性能。目前研究较多的掺杂离子多为金属阳离子,而对非金属阴离子掺杂的研究尚有待深入探索。本文以CO(NH2)2为N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不同N掺杂浓度的纳米CeO_(2-x)N_x固溶体(x=0.00,0.05,0.10,0.15,0.20),系统对固溶体的微观结构及光谱特征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有掺杂浓度的CeO_(2-x)N_x固溶体均呈萤石立方单相结构。与纯CeO2相比,N含量为0.05时样品的晶胞参数显著增大,而随掺杂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晶胞参数又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拉曼(Raman)测试表明,N掺杂样品的F2g振动模式峰向高波数移动,其原因是由于当N3-取代部分O2-后,Ce4+周围出现Ce—N键,Ce—N键长因静电引力变强而缩短,从而引起峰位的移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掺杂所引起样品电子跃迁状态的改变,发现N元素的掺杂使CeO2在可见光区域具有了吸光性能,CeO_(2-x)N_x固溶体的能隙明显减小,这是由于N(2p)与O(2p)的电子轨道发生交互作用而形成中间能级,使得电子跃迁所需能量降低,从而引起能隙的红移。荧光光谱(PL)测试表明,发射峰强度随N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N掺杂会引起晶格缺陷及氧空位比例的提升,发生带间跃迁的几率变大,进而提高发射峰的相对强度;另一方面,N的掺杂在价带O(2p)与导带Ce(4f)间形成中间能带,同样会导致发射峰变强。为表征纳米固溶体的催化特性,分别选取N掺杂量最小的CeO1.95N0.05与N掺杂量最高的CeO1.80N0.20以及纯CeO2作为典型催化剂,采用球磨法制备Mg2Ni/Ni/CeO_(2-x)N_x复合材料,系统分析了复合材料电极的储氢动力学性能。交流阻抗(EIS)测试发现,催化剂可以
张国芳翟亭亭侯忠辉许剑轶武悦葛启录
关键词:N掺杂水热
轧制变形对F-M双相钢0.05C-2.8Mn-4.2Ni-2Al-1.2Mo-1.9Cu晶粒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借助EBS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轧制变形及热处理后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0.05C-2.8Mn4.2Ni-2Al-1.2Mo-1.9Cu显微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900℃30%+780℃75%变形,500℃退火的F-M钢晶粒尺寸0.97μm,屈服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876MPa,976MPa和15.2%,经900℃30%+780℃50%变形,500℃退火的F-M钢晶粒尺寸1.54μm,屈服、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801 MPa,895 MPa和19.4%。由轧制变形导致的晶粒细化、小角度晶界增多,是提高实验钢强度的主要原因。然而,较大的轧制变形量也使过多的小角度晶界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导致实验钢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延展性略差。
马才女高雪云呼陟宇翟亭亭翟亭亭李瑞红王海燕
关键词:EBSD晶粒细化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计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挑战,满足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遵循OBE教育理念,以“成果导向”为原则,按照“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精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培养目标设计毕业要求,以毕业要求的实现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课程体系。本文设计了聚焦未来材料设计、材料制备技术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从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深度结合、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冯佃臣杨礼林翟亭亭赵莉萍孙昊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
纳米CuO催化剂晶粒尺寸对Mg_2Ni基复合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沉淀法制备纳米CuO,通过不同煅烧温度控制其晶粒尺寸。XRD测试表明,所得样品为CuO单相结构,晶粒尺寸分别为7.5,14.4nm和23.4nm。利用球磨法制备Mg_2Ni-Ni-5%(摩尔分数,下同)CuO复合材料,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动力学性能及气态放氢活化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纳米CuO可明显提高材料的最大放电性能,改善Mg基复合材料电极表面的电催化活性,提高材料体相内H的扩散能力。DSC测试表明,纳米CuO复合材料比无催化剂材料的放氢温度降低约50K。通过Kissinger公式计算得到Mg_2Ni-Ni和Mg_2Ni-Ni-5%CuO600复合材料的放氢活化能分别为86.9kJ/mol和89.3kJ/mol。
张国芳翟亭亭胡锋侯忠辉张羊换许剑轶
关键词:纳米CUO储氢性能活化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