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Fcε-CD100融合蛋白靶向肥大细胞对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张晨陈利华李巍
- 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物调控AhR-MLKL信号活化NLRP3炎症小体和促进CD8+T趋化及杀伤在重症药疹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张晨王刚付萌
- Fcε-CD100融合蛋白靶向肥大细胞对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目的 近20年来,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及食物过敏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迅速增加,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仍非常困难.肥大细胞(MC)是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效应细胞,其表面FcεRI被交联后将导致脱颗粒释放组...
- 张晨李巍
- Fcε-CD100融合蛋白靶向肥大细胞对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目的:近20年来,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及食物过敏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迅速增加,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仍非常困难.肥大细胞(MC)是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效应细胞,其表面FcεRⅠ被交联后将导致脱颗粒释放组...
- 张晨陈利华刘玉峰李巍
- CD1 00及其受体P lexi n-B1/2相互作用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的预防和针对性治疗仍较为困难,发病机制特别是免疫学机制不清.CD100是Semaphorin家族成员之一,与其受体Ple...
- 张晨曹娇李巍
- Fcε-CD100融合蛋白靶向肥大细胞对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目的:目前全球有4亿过敏性鼻炎患者、3亿哮喘患者,其中50%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并且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还在迅速增加,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仍非常困难。肥大细胞(MC)是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效应细胞,其表面FcεRI被交联后将导致脱...
- 张晨陈利华李巍
- 关键词:抗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性疾病肥大细胞
- 文献传递
- 小鼠蓝斑内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联系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在v Glu T2-ires-cre小鼠脑中利用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蓝斑(LC)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 PAG)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v Glu T2-ires-cre小鼠右侧vl PAG内,三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全脑突触前神经元的分布;同时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特异性标记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观察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与狂犬病毒逆行标记的神经元之间的共存情况。结果:将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注入vl PAG后,脑内大量的核团,如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 PFC)、前扣带回皮质(ACC)、LC等,均可观察到大量密集分布的突触前神经元。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到LC内存在密集分布的TH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且部分TH阳性神经元同时与狂犬病毒标记的神经元共标,证实LC和vl PAG之间存在纤维联系。结论: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 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镇痛效应以及慢性痛状态下觉醒的维持。
- 赵文君赵文君张晨周凯翔
- 关键词:蓝斑
- 蓝斑内去钾肾上腺能神经元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联系
- 赵文君周凯翔张晨董玉琳
-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IAID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确定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吲哚-3-甲醛(IAID,indole-3-carboxaldehyde)在特应性皮炎(AD)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IAID组。小鼠双耳外涂卡泊三醇(MC903)制备AD模型,IAID组给予65μg/kg IAID灌胃,模型组灌等体积DMSO作为对照,对照组不处理。10天后肉眼观察大体炎症情况,千分尺测量小鼠耳廓厚度,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总IgE水平并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全皮中IL4,IL5,IL6,IL13,IL33,TSLP的表达。结果:IAID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大体炎症明显减轻,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降低(P<0.001),皮损IL13、TSLP的mRNA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IAID可以缓解AD小鼠模型的皮肤炎症。
- 于金蕾朱振来张月强张晨李巍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