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水平
  • 1篇性生活
  • 1篇性生活质量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水平
  • 1篇异位妊娠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微生态
  • 1篇阴道炎
  • 1篇阴道炎患者
  • 1篇妊娠合并
  • 1篇生活质量
  • 1篇释放激素
  • 1篇释放激素激动...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产妇
  • 1篇疼痛
  • 1篇疼痛评分

机构

  • 4篇安徽省太和县...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4篇马艳
  • 2篇刘萍
  • 1篇李敏
  • 1篇郭永娟
  • 1篇李梅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GnRH-α联合曼月乐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9
2021年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联合曼月乐环对子宫腺肌病(AM)患者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1例/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曼月乐环治疗,观察组采用GnRH-α联合曼月乐环治疗,观察时间均为7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个月后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和子宫体积、月经量PBAC评分、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评分,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PBAC评分、痛经VAS评分、FSH、LH和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AMH水平、BISF-W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阴道不规则出血和节育环脱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GnRH-α联合曼月乐环治疗AM患者可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和月经量,改善痛经程度和卵巢功能,提升性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郭爱玲刘萍马艳李敏刘丹丹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性激素卵巢功能性生活质量
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9
2022年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65例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早产、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新生儿鹅口疮等事件将患者分为妊娠良好组(25例)和妊娠不良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pH<4.5、清洁度Ⅰ~Ⅱ度、乳杆菌的占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PCT、IL-6、TNF-α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妊娠良好组与妊娠不良组年龄、孕周、产次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不良组无抗感染治疗患者比例、阴道菌群密集度Ⅱ~Ⅲ度的占比率及血清hs-CRP、PCT、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妊娠良好组,pH<4.5、清洁度Ⅰ~Ⅱ度、乳杆菌的占比率显著低于妊娠良好组(P<0.05)。乳杆菌、抗感染治疗是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阴道菌群密集度是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及阴道微生态指标异常均可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
马艳谢灿游璐
关键词:霉菌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炎性因子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与疼痛评分关系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分析引发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与疼痛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顺产行会阴侧切GDM产妇,发生切口感染10例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51例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引发GDM产妇侧切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NRS)观察两产前及产后3天疼痛程度;分析本研究中引发GDM产妇侧切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疼痛评分关系,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验证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第二产程长、急诊分娩、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是影响GDM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糖控制达标、抗生素药物应用及侧切为连续缝合方式是保护因素(均P<0.05);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胎膜早破、第二产程(≥3h)、羊水污染与GDM产妇产后疼痛呈正相关,而血糖控制达标、应用抗生素药物及侧切后连续缝合与GDM产妇产后疼痛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第二产程长、急诊分娩、胎膜早破、血糖控制达标、抗生素药物应用及侧切缝合方式等均是影响GDM产妇发生侧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且会影响产后会阴疼痛,针对以上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对预防切口感染及降低产后会因疼痛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梅马艳刘萍郭永娟
关键词: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疼痛评分
综合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焦虑的干预效果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患者焦虑状态。结果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焦虑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增加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马艳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异位妊娠焦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