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媛媛
- 作品数:1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吸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氧装置,包括罩体,罩体外侧依次设有用于供氧的主导管和副导管,副导管延伸至罩体内侧,副导管的外露端可拆卸地封堵有堵头,副导管的延伸端密封,副导管的延伸端上沿径向可转动地套设有转动管,转动管位于副导管内...
- 倪媛媛
- 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输液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急诊输液过程中针刺伤发生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急诊现有输液过程进行分析,确立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我科针刺伤发生率由0.34‰下降到0.12‰。结论:品管圈活动增强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有效降低急诊输液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
- 余婷钟丽君林秋萍倪媛媛廖志新张艳君
- 关键词:品管圈针刺伤输液
- 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器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器,包括茂菲氏滴管,该茂菲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滴管本体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当患者在输液结束后呼叫护士拔针,护士拔针后直接把静脉输液针的针头插进固定块上,防止出现针头...
- 倪媛媛
- 心肺复苏机与传统人为 CPR 在抢救中提高成功率的对比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与传统人为 CPR 在抢救中的成功率情况;方法:将我院急诊科 2015 年 2 月~2016 年 9 月治疗的 86 例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的频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心肺复苏机对濒死患者进行持续性复苏操作,对照组患者采用徒手心肺复苏;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 14.0%,对照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 4.7%,两组心肺复苏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有更高的复苏率,可以有效降低心肺复苏中的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患者血流动力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倪媛媛
- 关键词:心肺复苏机CPR抢救成功率
- PDCA循环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2017年
- 廖志新饶丹灵倪媛媛王雪柯小林
- 废弃输液袋在临床护士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一种更加环保、经济有效的在非计划拔针中预防针刺伤发生的方法.方法 通过科室不良事件上报的数据,对2014 年3 月到2014 年8 月份未实施废弃输液袋在非计划拔针中的应用时针刺伤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对2015 ...
- 倪媛媛余婷钟丽君廖志新邓小红
-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
-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 2018年
- 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抽选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57例,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陈柏五赵亚明倪媛媛廖志新高国杰
- 关键词:抢救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 2017年
- 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急诊危重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31例运用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8%,对照组为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 倪媛媛舒玲玲
-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
- 一种海姆立克训练教具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姆立克训练教具,包括人形的透明气囊模型和支撑座;其中,透明气囊模型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透明气囊模型的内部设置有人体器官模拟结构;支撑座的顶部连接有具有外螺纹的支撑管,支撑管上螺纹连接有套管,套...
- 倪媛媛
-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与药物治疗效果
- 2017年
- 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样本,49例患者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将其视为对照组,另外49例患者均发生了心血管事件,将其视为观察组。调取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各项资料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原因,对危险因素进行评定。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年龄(62.33±1.00)更低、存在高血压(6.12%)与糖尿病病史(0)的人数更少,吸烟(4.08%)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人数更少、用药依从性更强(100%)、付费方式以医保为主(73.47%),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81.63%)。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习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属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存在上述特点,应加强对其用药情况的关注。用药依从性、付费方式、文化程度,是影响用药效果的主要因素,医院应向患者强调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疗有效率。
- 舒玲玲倪媛媛蔡丽梅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