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胆肠内支撑外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细口径胆肠吻合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细口径胆肠吻合使用改良的T管支撑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胆管直径<8 mm、胰管直径正常的166例病人资料,其中81例病人采用改良的T管支撑引流胆肠吻合(改良组),85例病人采用直接胆肠吻合(常规组),比较分析两组胆瘘、胰瘘发生率及其他手术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改良组病人在术后胰瘘、胆瘘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改良的T管支撑引流胆肠吻合操作简便,在降低胰瘘、胆瘘发生率方面有优势,同时存在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等优点,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胆肠吻合的一种有效的改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郑楷炼时霄寒王斐白思嘉郭世伟刘仁东张怡杰金钢
-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胆瘘胰瘘
- 降钙素原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3月1日至12月31日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择期行PD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及术后情况,检测术前及术后1、3、5 d血清PCT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截断值,计算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按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42例)与无并发症组(45例),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存在糖尿病、有无梗阻性黄疸、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PCT)、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性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但并发症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长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 d比15 d,P〈0.001).42例并发症组患者PD术后发生胰瘘18例次、腹腔感染13例次、胃排空障碍7例次、出血8例次、胆瘘2例次、切口感染2例次.发生胃排空障碍、出血、胆瘘及切口感染患者术后血清PCT水平与无并发症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18例胰瘘患者术后3、5 d,13例腹腔感染患者术后1、3、5 d血清PCT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5 d血清PCT联合WBC预测术后胰瘘的敏感性(88.9%,72.7%)、特异性(68.5%,78.2%),预测腹腔感染的敏感性(100%,100%)、特异性(45.9%、44.4%)均优于单用PCT或WBC.结论 血清PCT水平可以较好地预测PD术后患者的腹腔感染及胰瘘,PCT联合WBC检测预测胰瘘与腹腔感染的价值更高.
- 白思嘉沈力郑楷炼邵卓郭世伟张小曦时霄寒王斐金钢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降钙素原手术后并发症腹腔感染胰腺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