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明
- 作品数:30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清暑补液补电解质抗疲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暑补液补电解质抗疲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药制备而成:麦冬须根5‑40份、乌梅5‑50份、芦根5‑50份、广藿香3‑30份、紫苏3‑30份、薄荷3‑3...
- 杨兴旺屠鹏飞秦晓明王飞杜全宇马家骅金健杨英铎李林秋顾珊杨建华刘志强
- 健康扶贫政策的实践与长效机制探析——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被引量:12
- 2021年
- 四川秦巴山区实施健康扶贫政策以来,贫困发生率和因病致贫率大幅降低,健康贫困现象大幅改善,但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仍然存在,健康扶贫政策的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通过分析四川秦巴山区扶贫对象、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扶贫尺度及机制等,总结可持续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困境,为当地和其它地区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 游田甜秦晓明
- 关键词:可持续性
- 四川省基层职能部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状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职能部门参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基础条件、运行现状,为提升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57个基层职能部门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现场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四川省基层职能部门设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科(股)室占89.5%;从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专职人员、兼职人员、主任科员、科员与其他人员的中位数分别为2人、3人、1人、2人;93.0%的基层职能部门制定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文件;50.9%的基层职能部门有年度卫生应急专项经费。结论基层职能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总体运行良好,但不够规范,相关政策需要优化。在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执政方略中,针对一定时期传染病还存在不同程度多发、频发的状况,全面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分必要。
- 秦晓明张光贵卢晓红刘利杨钦雅彭浩
-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应急能力调查
- 2025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现状,为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四川省4个县(区)的47个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现场和回顾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调查。结果55.3%的基层医疗机构设置独立公共卫生科,设置情况与医院所在地和单位性质有关;应急人员的年龄中位数为32.97岁;应急人员学历分布前三位依次为本科(64.94%)、专科(21.95%)和中专(4.75%);应急人员专业分布前三位为临床医学(44.02%)、护理(32.11%)和中医专业(8.72%);2020年以来制定应急预案等相关政策文件数的中位数均为1个;2019—2021年对应急人员开展培训次数的中位数分别为2次、2次和3.5次;开展传染病定点救治、核酸检测、预防接种和疫情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分别占17.02%、31.91%、46.81%和82.98%。结论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但存在公共卫生应急人员专业人才缺乏、应急预案更新不足等问题,应优化公共卫生科室设置和人员配置、将应急关口前移、完善应急预案、坚持医防融合和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 卢晓红秦晓明张光贵刘利王立立石雅莉
-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 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卫生室设置及人力资源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四川秦巴山区村卫生室的现状,提出建设意见。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调查125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拥有0.91个村卫生室;平均服务面积为11.51 km^2;集体性质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占50%;平均每个村卫生室拥有村医数为1.56;每千农业人口村医数为0.76;村医平均年收入为2.56万元;60岁以上村医占21.91%;中专及以下学历占94.94%。结论四川秦巴山区地广人稀,村卫生室偏少,村医较少,老龄化严重,学历不高。
- 胡小琦刘志勇秦晓明何洋杨勇张天禄杨忠张光
- 关键词:村卫生室人力资源
- 四川省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的现状,为制定乡镇卫生院建设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以更好地服务秦巴山区居民,进一步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2个四川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调查的12个四川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到位,平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业务用房面积分别为2409.25 m^2、2377.99 m^2、1915.75 m^2,每千人口编制床位数为1.52,能够达到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置较低,院均购置仪器金额为78万元。卫生人员编制空编占25.65%,在岗职工中编外人员占33.77%。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职称偏低,专科及以下学历占92.69%,中级及以下职称占98.08%。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负债严重,财政投入占总收入的27.28%,事业发展占总支出的6.80%,卫生院院均负债77.95万元。结论针对四川省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现状,应合理配置卫生服务资源,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及政策引导。
- 胡小琦刘志勇秦晓明杨勇张天禄杨忠刘利
-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 中医药服务乡村振兴对策与运用被引量:1
- 2022年
- 中医药在人类医学史上独树一帜,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类的健康事业已经作出并还将继续作出特别的贡献。中医药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或职业的选择与坚守,其理论博大精深、方药内外兼治、市场广阔宏大、作用一专多能,服务乡村振兴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先行性、普惠性和针对性、特质性和特效性、持续性和操作性。
- 秦晓明
- 关键词:中医药服务内外兼治医学史先行性一专多能
- “四织”健康教育网捕捉扑灭疫情的多个战机
- 2020年
- 今年春节前后、湖北武汉首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疫情,严重危害着我国城乡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系列部署,强调坚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四个环节上再织健康教育网、捕捉扑灭疫情的多个战机,汇集标本兼治、防重于治的科学防疫和依法防疫无穷力量竞相迸发。
- 秦晓明
-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教育网标本兼治
- 四川秦巴山区农村贫困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了解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及性现状,分析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异,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215户秦巴山区农村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四川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为每千人口1.44人、平均年总诊疗人次为24455人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及性差,成人免疫接种率低;形成了患者10~30分钟就医圈,88.40%调查对象患病后首先选择诊所/村卫生室、卫生院就诊;81.86%调查对象对住院或诊治总体满意,84.65%调查对象认为在看病方便程度上有大幅改善,74.42%调查对象认为与3年前比较,看病费用有了大幅度下降;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设备条件差、看病时等候时间过长以及提供不必要服务等:结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乡镇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山区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
- 秦晓明张光何洋姜青松卢晓红王海峰刘琳
- 2017-2018年四川省秦巴山区农村医疗与居民因病致贫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现状,为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11/2018-03采用分层随机方式抽取四川秦巴山区平武县、旺苍县、通江县、开江县进行调查,基本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另按照经济条件好、中、差分别在每县抽取一个乡镇,每个乡镇分别抽取一个村,每个村调查贫困户15~20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率3.2%~7.0%,因病致贫返贫率占贫困发生率28.3%~63.1%;2016年贫困家庭经济总收入平均为5 647.3元,医药费用支出为总收入的2.2倍;贫困患者住院治疗比例(87.0%),住院期间有陪护人员比例(78.8%),住院患者疾病转归需要长期治疗或服药的比例(66.5%);因病休工的天数中位数是108 d;因病致贫返贫原因主要是医疗费用负担重、稳定收入减少、因疾病损失自身劳动力,分别(78.6.1%、64.2%、50.2%)。结论四川秦巴山区农村贫困居民因病致贫返贫率较高,家庭经济收入低而医疗费用负担重。要依法加强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体系建设,继续执行健康扶贫相关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保障扶持政策,实行可持续的大病医疗费用兜底救助,使贫困人口脱贫,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 秦晓明张光何洋姜青松王海峰刘琳
- 关键词:农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