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雁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质量控制体会被引量:3
- 2017年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特异性好、高效稳定、适合医院大批量标本检测等优点。但ELISA试验影响因素较多、步骤偏多,稍有疏忽就会影响试验结果。
- 刘鸿雁岳保红
- 关键词:酶联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单采法和试管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质量比较
- 2023年
- 比较单采法和试管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差异。方法 将36例进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患者,根据制备方式分为单采组和试管法组,其中单采法组18例、试管法组18例。比较两组富血小板血浆产品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浓度和血小板回收率。同时记录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单采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试管法(P <0.05),红细胞计数低于试管法组(P <0.05),白细胞计数低于试管法组(P <0.05)。结论 单采法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浓度和回收率较高,残留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较少,推荐单采法制备为首选。
- 叶露露刘鸿雁农雅丹周建月
- 关键词:试管法
- 血浆置换联合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河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AIHA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病情轻重程度进行分级,再将各级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n=41)与观察组(血浆置换联合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n=43)。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血象指标[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Ret)、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85.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RBC、Hb、FIB水平呈升高趋势,Ret、TBIL、APTT、PT水平呈降低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RBC、Hb、FIB水平更高,Ret、TBIL、APTT、PT水平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方法比较,联合血浆置换与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可有效提高AIHA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凝血功能及血象指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杨子怡闫慧刘鸿雁谢静静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浆置换洗涤红细胞输血
- KL-6、NLR、hs-CRP水平与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分析输血患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55例输血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分为发生组(84例)、未发生组(71例),对比两组KL-6、NLR、hs-CRP水平,分析血清KL-6、NLR、hs-CRP水平与输血不良反应的关联性,及其预测输血不良反应价值。结果发生组KL-6、NLR、hs-CRP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Spearman分析显示,KL-6、NLR、hs-CRP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呈正相关(P<0.05);偏回归分析显示,KL-6、NLR、hs-CRP为输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KL-6、NLR、hs-CRP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预测(P<0.05);危险度分析,高水平KL-6、NLR、hs-CRP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度为其低水平的4.696、5.465、3.592倍(P<0.05)。结论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KL-6、NLR、hs-CRP水平呈高表达,KL-6、NLR、hs-CRP水平越高,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越高,此外,联合应用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制定早期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杨子怡闫慧刘鸿雁谢静静
- 关键词:输血
- 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构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红细胞输注后效果分组为效果良好组(n=158)和效果不良组(n=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白血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危险,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效果不良与输血史、妊娠史、合并感染、合并恶性肿瘤和脾肿大有关(P<0.05),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与Hb无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史≥4次(OR=2.956,P<0.05)、合并感染(OR=2.683,P<0.05)和脾肿大(OR=2.643,P<0.05)均为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概率P=1/[1+e^((-7.638+1.084×(输血史≥4次)+0.987×(合并感染)+0.972×(脾肿大)))],Hosmer-Lemeshowχ^(2)=4.187,P=0.651。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输注效果不良的AUC为0.605,95%CI为0.514~0.697。结论输血史≥4次、合并感染和脾肿大均为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变量与红细胞输注效果相关性并予以早期干预。
- 蒋姝婷孔存权刘鸿雁闫慧燕备战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急性白血病受试者工作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