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
-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 2017年
- 就业乃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在继续关注就业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就说明我们的决策层开始进一步地关注就业质量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信长星指出“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
- 张抗私朱晨
- 关键词:就业质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机会就业环境决策层
-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8
- 2017年
- 基于2014年的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大学毕业生不是只关注现阶段的就业质量好坏,而是同时对就业质量有全面长远的评价;收入水平仍是大学毕业生评价就业质量的首要标准;大学毕业生开始更多地关注非收入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保障性和稳定性是大学毕业生评判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本文在如何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对大学毕业生、企业、政府给予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 张抗私朱晨
- 关键词: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 颜值越高收入越高?——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相貌对劳动力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相貌水平一般相比,拥有高颜值可以获得"美貌溢价",低颜值却并没有收到"丑陋罚金"。在控制健康变量后,相貌的作用显著减小,因此健康对相貌的效应具有"纠正作用"。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相貌显著影响其工资性收入,女性相貌对其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受教育水平低的群体相貌显著影响工资性收入,但对受教育水平高的群体来说,相貌对其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教育可以弥补相貌的缺陷。
- 王询岳园园朱晨
- 关键词:教育健康
- 非认知能力与创业——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9
- 2018年
- 本文使用2010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大五"人格分类法,实证检验个体非认知能力对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非认知能力的14个细分维度中,条理性对创业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审慎性对创业强度具有显著正影响,而热情性则对创业强度具有显著负影响。这种影响在政府管制水平和政府效率不同时也不同,政府管制较强和政府效率低下都影响非认知能力对创业作用的发挥。机制分析表明,非认知能力通过个体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创业产生影响。
- 王询岳园园朱晨
- 关键词:创业政府行为
- 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劳动者高质量就业?被引量:1
- 2025年
-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层面多次强调要实现更加充分且高质量的就业目标,新质生产力概念直接响应了这一政策目标。利用熵值法测算城市层面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可以探究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的综合影响、作用机制与细分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工资收入、福利保障、工作稳定性等客观维度的就业质量的积极影响更为突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通过重塑工作特征、促进就业公平性和职业技能匹配度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城镇职工、低技能劳动者和制造业从业者的就业质量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 朱晨朱晨张抗私
- 关键词:就业质量熵值法高质量就业劳动者
- 工作让人们更信任社会——就业质量视角下的社会信任感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采用CLDS数据,实证研究就业质量对居民社会信任感的影响,发现工作是增加居民社会信任感的重要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就业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的社会信任感。作为就业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工作满意度与社会信任感显著正相关,个人收入越高的居民反而对社会越不信任,周工作时间仅对女性和农村居民社会信任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工作中的性别歧视和户籍歧视使得女工和农民工加班过多现象明显,降低了其社会信任感。
- 朱晨岳园园
- 关键词:就业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