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翔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直肠
  • 4篇腹腔
  • 3篇直肠癌
  • 3篇腹腔镜
  • 3篇肠癌
  • 2篇直肠肿瘤
  • 2篇术后
  • 2篇结直肠
  • 2篇肠肿瘤
  • 1篇修补腹壁巨大...
  • 1篇修复基因
  • 1篇遗传性
  • 1篇饮食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隐匿
  • 1篇隐匿性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子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马翔
  • 8篇鲁明
  • 7篇赵庆洪
  • 4篇张建平
  • 4篇沈健
  • 3篇喻春钊
  • 3篇周菲
  • 3篇董小刚
  • 3篇骆霞岗
  • 2篇唐朝阳
  • 2篇吴冬冬
  • 1篇何勇
  • 1篇李文媛
  • 1篇陆志强
  • 1篇张浩
  • 1篇丁颖
  • 1篇李燕平
  • 1篇杜娟
  • 1篇雷亿群
  • 1篇付波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应用腹腔镜探查加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脾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02、113min,术中出血量为100、150m L,绕脐切口长度均约3cm,术后排气时间3、3~5d,住院时间7、9d。随访1~6个月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鲁明马翔吴冬冬赵庆洪
关键词:腹腔镜外伤性脾破裂
干细胞标志物CD133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CD13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我院118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病灶组织中CD133表达情况,并检索相关数据库对已报道的CD133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研究做系统性荟萃分析,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结果。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患者CD13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8.81%(34例/118例)。CD133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Lauren’s分型无关(P〉0.05);但与胃癌患者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肿瘤浸润越深(OR=0.36,95%CI=0.26~0.49,P〈0.0001);有淋巴结转移(OR=0.36,95%CI=0.26~0.50,P〈0.0001);以及TNM分期越高(OR=0.32,95%CI=0.24~0.42,P〈0.0001),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并且CD133阳性表达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HR=2.21,95%CI=1.52~3.22)。结论 CD133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以及预后显著相关,也许能够作为未来胃癌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
鲁明付波马翔吴冬冬赵庆洪
关键词:CD133肿瘤干细胞胃癌免疫组化
胃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实用膜解剖学初探被引量:16
2019年
胃癌D2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如何实现手术流程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问题。在结直肠癌手术中,膜解剖理念下的完整系膜切除[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在理论和技术层面较为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胃系膜解剖的复杂性决定了TME和CME术式无法简单地复制到胃癌手术中。胃癌手术的实用膜解剖学研究方兴未艾,其对胃癌治疗学未来的影响尚无法估量。本文通过回溯动物消化系统进化及胚胎发育过程,结合手术实践,对传统的Toldt间隙、Gerota筋膜及完整系膜切除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辨析和再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现有的膜解剖研究,提出了远端胃癌分区域完整系膜切除方案(rEME)。建立在膜解剖学理论上的胃癌完整系膜切除的理念对《胃癌处理规约》中关于淋巴结分组理论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弱化了淋巴结分组分站及其边界争议,代之以整块系膜完整切除;幽门下区完整系膜切除使得第6组淋巴结细分为No.6a、No.6v和No.6i三个亚组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并无意义,但真正构建胃肠外科实用膜解剖学理论体系,仍需要更多的同仁学者参与进来。
张建平沈健董小刚马翔
关键词:胃肿瘤
lncRNA DANCR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潜在预后因子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验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的分化拮抗非编码RNA(DANCR)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预后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lncRNA DANCR表达与人类癌症关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1月1日。根据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声明进行文献的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Stata 12.0软件分析比值比(OR)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癌症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的促进或抑制效应。在临床分期的总体生存率上,计算风险比(HR)和相应的95%CI来评估生存期的效应。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2143例癌症患者。与DANCR低表达组患者相比,DANCR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HR=1.26,95%CI 1.18~1.34,P<0.001)。消化道肿瘤患者DANCR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短于DANCR低表达组(HR=1.20,95%CI 1.12~1.30,P<0.001);呼吸系统肿瘤DANCR高表达组的生存期短于DANCR低表达组(HR=1.43,95%CI 1.24~1.64,P<0.001)。肿瘤分化程度(OR=2.72,95%CI 1.01~7.29,P=0.047)、肿瘤浸润深度(OR=1.62,95%CI 1.13~2.31,P=0.009)与DANCR高表达有关,lncRNA DANCR高表达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更差,肿瘤浸润深度更深。结论lncRNA DANCR升高可作为预测多种癌症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需要纳入更多新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分析。
曹扬封佳曦鲁明马翔赵庆洪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预后META分析
小肠出血诊治进展
2025年
随着胶囊内镜、器械辅助小肠镜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逐渐明确,其中大部分为小肠出血。由于小肠解剖结构深在,被称为消化道的"黑匣子",同时诊治手段有限。目前小肠出血的诊治仍然是困扰临床医师的棘手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综述了小肠出血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关进展,并结合自身的临床体会提出见解。
袁子栋夏青城施烨鑫王鹏超马翔鲁明赵庆洪
关键词:诊治进展小肠出血胶囊内镜
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定位研究进展
2024年
目前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视野、触觉等限制问题,术中对于结直肠肿瘤定位精准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根据各类定位手段的适用范围、准确率、技术难题等综合分析不同状况的选用优劣,同时提出重点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施烨鑫马翔鲁明夏青城王鹏超宋青雨赵庆洪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肿瘤定位
新形势下麻醉危机事件情景模拟教学方式的转变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麻醉危机事件情景模拟教学在危急重症模拟培训课程中对医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期间临床思维能力和危机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由某院麻醉科高年资主任医师兼南京医科大学临床老师组成培训师资队伍,将2022年麻醉专业本科实习医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传统麻醉危机知识教学和麻醉危机事件情景模拟教学。并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考评。结果:接受麻醉危机事件情景模拟教学的学生满意度较高,培训后成绩及年终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建构良好的模拟培训和调整模拟设施及课程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全面地模拟麻醉危机事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危机事件应急能力,从而提高麻醉教学效果。
李文媛陆志强纪木火马翔何勇丁颖张浩李燕平
关键词:情景模拟实习教学
腹腔镜“杂交手术”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合并隐匿性疝临床体会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腹壁小切口"杂交手术"修复巨大腹壁切口疝合并腹股沟隐匿疝的手术优势及要点。方法运用腹腔镜联合腹壁小切口"杂交手术",及防粘连补片修复一例老年男性巨大腹壁切口疝并且合并腹股沟隐匿疝的病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30 min,术后3 d拔除皮下引流管,术后48 h排气,术后64 h排便,术后5 d出院,术后9 d拆线,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杂交手术"修补巨大型切口疝伴或不伴隐匿疝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马翔骆霞岗鲁明唐朝阳喻春钊
关键词:杂交手术腹腔镜切口疝
林奇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林奇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该病的诊疗经验及风险管控。方法收集一个家族多例结直肠癌、卵巢癌成员的临床资料,绘制系谱图;筛选先证者行基因检测,明确突变位点;进一步对家系成员进行突变位点的基因筛查及访谈,分析疾病临床特征,诊疗及风险管控。结果该家系五代共36人,已连续4代10人发病,其中8例结直肠癌,2例卵巢癌;9例接受手术治疗。先证者筛查26个遗传性结直肠癌相关基因位点,明确为MLH1突变,确诊林奇综合征。家系13人接受该位点检测,其中8人证实为突变基因携带者(5人已发病)。结论有多个成员罹患肿瘤的家族,需警惕包括林奇综合征在内的遗传性疾病风险,并应进行相应遗传背景筛查,携带者需纳入风险管控。
唐朝阳周菲沈健马翔杜娟王国光刘铸雷亿群李远张建平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
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观察
2021年
目的探讨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患者资料,术中于吻合口背侧置硅胶引流管及橡胶引流管,对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采取固体食物饮食及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5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患者中,有14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其中2例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例行末端回肠造口,1例行结肠造口;12例患者经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固体食物饮食联合腹腔引流管间断冲洗能够改善吻合口漏口周边环境,促进漏口愈合。
骆霞岗陆晨马翔鲁明沈健董小刚周菲赵庆洪张建平喻春钊
关键词:吻合口漏腹腔引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